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最佳时期,如何防治杨树食叶害虫

发布日期:2021-09-12 18:08

杨树因其速生丰产、适应性强、用途广等特点,已成为我省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和林木品种的单一,杨树食叶害虫在我省发生面积较大,特别是杨树春尺蠖、第一代杨扇舟蛾和第一代杨小舟蛾的发生较为突出。发生原因:栽植树种单一,栽植密度过大造成杨树食叶害虫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栽植树种单一,混交林比例小。近年来,生态造林栽植的树种绝大多数属于速生杨系列,如欧美杨107、欧美杨108、2025、中林46等品种,而其他树种栽植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忽视了营造一定比例混交林的重要性,人为造成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使生物多样性降低,森林生态系统变差,抗病虫害能力弱,为各种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同时,栽植密度过大也是导致杨树食叶害虫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树木栽植密度较大的地方,虫害发生较为严重,而在树木栽植密度小的地方,虫害发生轻甚至没有。春尺蠖:一年发生1代,危险性食叶害虫春尺蠖又名春尺蛾、杨尺蛾等,属鳞翅目尺蛾科,一年发生1代,是一种危险性食叶害虫,寄主主要是杨树、柳树、榆树等树种。幼虫孵化后,取食幼芽,较大龄幼虫取食叶片。雌成虫无翅,在杨树发芽前,其羽化后从地面爬上树,交配产卵。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早春结合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措施,挖出虫蛹并杀死,以减少虫源。根据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用力震动树木,收集震落的幼虫并焚烧填埋。胶带围环阻隔在成虫羽化前,用宽度10~15厘米的胶带在树干上距地面约1米处缠绕一圈,使胶带紧贴树干,能有效阻隔上树的雌成虫,迫使其将卵产于围环之下。同时用12.5%溴氰菊酯10毫升、废机油1公斤混合液或直接用新型农药“拦虫虎”,在树干上距地面30~50厘米处涂10~15厘米宽的闭合环,防治效果更显著。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前对树干、树冠中下部喷施生物农药。对于中幼龄林,每公顷可用Bt3000亿国际单位或用阿维菌素600~800倍液喷施;对于高大树木,每公顷可用20%灭幼脲Ⅲ号350克对水或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用高压喷雾机喷雾防治。烟雾防治在无风的早晨5~7时或傍晚6~8时,将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与柴油按1∶10的比例混合后用烟雾机脉冲喷气发动并喷射出去,从而弥漫整个防治空间,通过气流的逆增层作用,使药剂弥漫到树冠上面,达到防治目的。杨扇舟蛾一年发生4~5代,杨树主要害虫杨扇舟蛾,又名杨树天社蛾,属鳞翅目,一般一年发生4~5代,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杨树叶片,整年都危害,无越冬现象。常间歇性暴发成灾,在发生时常常将整株树叶吃光,仅留主干,远看似火烧一样,导致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防治方法: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早期防治杨扇舟蛾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树体较矮的杨树,在第二代杨扇舟蛾危害时进行人工防治可有事半功倍之效果。结合田间作业观察树体,如发现虫卵或幼虫群集的虫苞,可及时剪除带卵或带幼虫叶片并烧毁。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盛期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收集后焚烧填埋,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药剂防治杨树生长期及时搞好病虫害测报工作,在2~4代杨扇舟蛾幼虫暴发期,如果人工与生物防治难以奏效,可采用药剂防治,重点防治1~4年生杨树上的杨扇舟蛾。一般在杨扇舟蛾幼虫尚未大量食害叶片的低龄时期及时喷施灭幼脲、阿维菌素、高渗苯氧威或甲维盐防治。杨小舟蛾:一年发生4~5代,常见食叶害虫杨小舟蛾,又称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昆虫,是杨树、柳树的常见食叶害虫,一年发生4~5代。幼虫有群集性,连片危害,将叶片吃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严重时能够导致成片杨树叶片被吃光,如不及时防治,将导致杨树二次发芽,甚至死亡。其防治方法:灯光诱杀利用杨小舟蛾成虫的趋光性、夜晚取食的特点,可在夜间用杀虫灯进行诱捕,然后把捕捉的虫体焚烧填埋。天敌防治杨小舟蛾的天敌种类较多,其中以舟蛾赤眼蜂、杨扇舟蛾黑卵蜂、螳螂、广大腿小蜂、蜘蛛等的种群数量较大,活动盛期均集中在7~9月,可利用天敌防治,既环保又经济。人工防治在杨小舟蛾蛹羽化前的初春,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彻底清除,深翻土壤,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人工摘除卵块、虫茧和群集在叶片上取食的幼虫。也可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喷雾防治对4年生以下低干杨树,用弥雾机或喷雾机加高压喷头进行喷雾防治。对4年生以上高大杨树,可用高射程喷雾机、烟雾机等机械喷雾防治。药剂可选择灭幼脲、阿维菌素、高渗苯氧威或甲维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