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肉姜种植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4-01-16 09:34

一、选种催芽

1、选种

挑选姜块肥大、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质地较硬、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作种姜。

2、催芽

(1)1月上旬催芽,催芽前将挑选好的种姜连续晒2天,然后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福尔马林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2)在大棚内按3米整畦,畦高10厘米。垫上20厘米厚的稻草并充分淋湿后撒上2-3厘米厚的肥土。

(3)将处理好的种姜均匀排放于苗床上,每亩堆放1400公斤种姜。然后盖细土5-10厘米,干稻草10厘米,再用薄膜盖紧。

(4)如苗床温湿度适宜,约15天种姜长出1-2厘米的幼芽时,将种姜取出,每块留一个壮芽,抹除其余幼芽。再按壮芽长短分两类重新排放于苗床,密度为每亩放500公斤种姜,用稻草和薄膜盖紧。

(5)在苗床内放置温湿度计,控制苗床温度为20-24℃,湿度以覆土湿润为宜。如温度过高可揭膜通风或浇水降温。经过30天左右苗长5-10厘米时即可移植。

二、整地

台湾肉姜要求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pH值6.5-7.0,且两年末种植姜的田块。一般在催芽的同时,栽培田精耕深翻,起垄待栽。起垄按垄宽40厘米,高30厘米,沟宽20厘米的规格进行。起垄后密闭棚膜,以提高土温。结合精耕深翻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50-8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作基肥。基肥占整个生育期用肥量的60%-80%。

三、管理

1、栽植密度

台湾肉姜根茎分生能力虽强,但其叶片直立且较集中,适当密植能提高产量。选晴天进行移栽,在种沟内双行种植,行距15-20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亩种植8000-12000株,用种量220-250公斤。移栽时姜苗需按苗的长短分类,强弱分开种植,以便管理。移栽后在两行种植沟间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同时闭棚保温保湿。

2、田间管理

(1)台湾肉姜喜温暖,耐阴湿,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8℃,气温高于38℃或低于15℃对其生长不利。早春气温低,要利用大棚条件提高棚内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棚内加盖小拱棚,以利保温保湿,但在晴好的天气下,棚内温度会急剧上升,要及时揭膜通风,以免高温烧苗。生长初期对水分要求不大,但也不能过干,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2)台湾肉姜早春栽培,全生育期为160天左右,对肥料需求量不大,结合培土追施1-2次速效肥即可。第1次追肥在苗长10厘米左右时,每亩施15%-20%粪肥10-20担,第2次追肥在苗长出1-2个分枝时,每亩施15%-20%的粪肥15-20担。以后是否追肥视早姜上市时间而定。姜块进入膨大期(分枝1-2个),需水量增大,如遇土壤干燥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中耕培土是台湾肉姜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追肥一般结合中耕培土进行。姜根分布浅,中耕时要掌握浅耕表土的原则。整个生育期一般培土3-5次。第1次培土时间安排在姜苗高15厘米左右,培土时把垄上土往种植沟内培。间隔7-10天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结束时原来的种植沟变成垄,而原来的垄变成了沟。

四、适时采收

一般在5月中下旬平均单株产0.1公斤以上时即可收获,每亩产姜800-1000公斤。作为种姜可适当延迟收获,一般在6月中下旬收种。

五、留种贮藏

台湾肉姜肉质嫩,含水量较多,贮藏不当容易烂种。因此,种姜收获宜在晴天进行,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作种姜,贮藏时先进行贮藏地消毒,然后铺沙,一层种一层沙,最后盖上薄膜。贮藏地应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的地块,开好四周排水沟,防渍水,防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