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7-12-02 17:18

黄瓜霜霉病也称“跑马干”、“烘了”、“黑毛”等,是危害黄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温室大棚栽培的黄瓜发病尤为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几天便可造成大片干枯。

一、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子叶很快变黄枯干。成株期发病,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潮湿时病斑背面或正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二、传播途径

周年种植黄瓜的地方,病菌可以周年成活。棚室黄瓜霜霉病和露地黄瓜霜霉病互为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靠气流和雨水传播。

三、发病条件

湿度是黄瓜霜霉病发病的重要条件,叶面上有水滴或水膜是霜霉病发病的决定性因素。露地昼夜温差大,夜间叶片结露时间长就发病重。棚室内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结露多,霜霉病发病严重。霜霉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7℃,病害流行温度为20—24℃,低于15℃、高于30℃发病将受到抑制。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主要有鲁黄瓜4号、津研4号、津杂2号、津春3号、济南密刺等。

2、培育无病壮苗加强育苗期管理,注意通风,尽量缩短叶片结露时间,增加光照,控制幼苗徒长,防治苗期病虫害。定植前喷1—2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定植时去除病苗和弱苗。

3、栽培防治及时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特别是当霜霉病零星发生时,应立即摘除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温室大棚要加强通风,降低田间相对湿度。

4、生态防治选用无滴膜,通过揭盖草苫和放风等控制温度、降低湿度,尽量使黄瓜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不超过2小时。浇水采用膜下灌溉,浇小水,浇水和喷药应选择晴天上午封闭棚室进行,并使温度尽快升至35—40℃,闷棚1小时后缓慢放风散湿。

如果有霜霉病普遍发生,可于发病初期进行高温闷棚:选择晴天密闭棚室,使温度升至44—46℃(黄瓜蔓上部温度),保持2小时,然后缓慢通风降温,闷棚前一天或当天早晨应浇水。间隔一周,再进行一次,可抑制霜霉病发生。

5、药剂防治霜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5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温室大棚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5%霜克粉剂、10%防霉灵粉尘剂等进行防治,应于傍晚关闭棚室后施用,第二天再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