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8-01-30 21:02

一、症状表现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分蘖期感病后,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节期感病后,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

二、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在幼苗期和苗高15厘米时受害最为严重。一般来说,小麦3-5叶期是全蚀病的侵染高峰期,此期的温度情况将决定着来年全蚀病发病轻重。在15℃-25℃,有4-6天全蚀病病菌就可侵染到根系中柱;在5℃-10℃,需要16-30天侵染到根系中柱,否则只会侵染外皮层细胞。

1.耕作措施。小麦-玉米,或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

2.营养因素。主要营养元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3.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

4.深翻改土发病轻。深翻可加深活土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土表层的病菌翻至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5.小麦早播病害重,晚播病害轻。小麦全蚀病侵染小麦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适期晚播病情减轻。

6.气候的影响。冬前雨水大,冬季温暖、晚秋早春温暖多雨等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下茬小麦发病。

三、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豆类、瓜类、薯类等。

2.平衡施肥。大量增施有机肥,保持氮磷平衡,适量施用钾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3.药剂灌根。小麦播种后20-30天、返青期、拔节期,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