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8-03-19 23:29

为进一步挖掘漳州市马铃薯的增产潜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开春后市场的鲜薯供应,实现“南薯北调”,2009-2011年漳州市认真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粮油高产创建的工作方案,结合漳州市实际,抓好冬马铃薯高产栽培优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和高产创建措施的落实,确保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效提高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2009-2011年漳州市建立了以龙海市、漳浦县为中心的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冬种马铃薯示范区,总种植面积3293.33hm2.经测产验收,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鲜薯产量为36628.5kg/hm2,单产水平大大超过创建的目标产量(30t/hm2),单位面积产量比项目实施前3年(2006-2008年)同片区平均单产(30750kg/hm2)增产5878.5kg/hm2,增产19.1%;产值达65931.0元/hm2,纯效益达38181.0元/hm2,比实施前增加纯效益10575元/hm2;3293.33hm2高产创建冬种马铃薯示范区新增总纯效益3482.7万元。优良脱毒种薯的应用和稻草包芯培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商品薯比率,商品率高达90.1%.通过示范片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6-2008年的7740hm2增加到2009-2011年的12766.67hm2,增长64.9%;鲜薯平均单产从2006-2008年的27825kg/hm2提高到2009-2011年的29400kg/hm2,增产5.7%.现总结冬马铃薯高产栽培优化集成技术,以供参考。

1选用良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抗晚疫病、市场适销、熟期中熟或早熟的马铃薯品种[1-2].当地生产以菜用薯为主,外观要求块茎近圆形至椭圆形,黄皮,淡黄色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稀。经多年试种,确定主栽种为克新18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接班种为中薯3号、闽薯1号。种薯由北方调入,应为2、3级脱毒种薯,忌用商品薯。

2整建高垄

采用拖拉机旋耕碎土,起垄机按畦连沟110~120cm(其中畦宽80~90cm,沟宽30cm)、高30~40cm规格起垄,然后人工整地,整成土壤细碎疏松,畦面中凹的垄畦[3-4].

3切好芽块

淘汰畸形薯、病烂薯和破损薯,选留符合该品种特征、皮色新鲜光滑的幼壮龄薯块作种薯。按种薯大小切成重25~30g、带1~2个芽眼的薯块。凡重50~60g的薯块从顶芽纵切为2块;重80~90g的薯块,将尾部横切下1/3,然后从顶芽纵切1刀,切成3块;重100~120g的薯块,纵横各切1刀,切成4块。为防晚疫病、黑胫病、青枯病传染,切薯块时需准备好75%酒精,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0.5%福尔马林药液,一旦切到病薯,将切刀浸入药液消毒后再续切[5-6].薯块切口晾干后置庭院阴凉处保湿待播。

4适期播种

11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中下旬齐苗,1月上中旬现蕾结薯,3月上中旬成熟收获。播后1个月旬平均气温16~19℃,适于种芽萌发;现蕾至成熟期气候冷凉,旬平均气温14~16℃,适于块茎干物质和淀粉积累,并避过3月下旬开始的春雨高峰,避开了湿害渍害。由于早播早熟,上市时正值华东、华中一带鲜薯断档期,具有销路和价格优势。

5双行密植

在畦面两侧挖穴播种,播深5~8cm,行距30cm,株距20~25cm,播7.5万~9.0万穴/hm2,用种薯2250~2700kg/hm2.

6科学施肥,推广稻草包芯培土技术

控制总施肥量,平均每生产1000kg鲜薯的经济施肥量为氮6.4kg、磷1.5kg、钾5.2kg,三者比例为1∶0.23∶0.8.目标产量30.0~37.5t/hm2,施氮13~16kg、磷3.0~3.8kg、钾10~13kg.折算为每生产100kg原粮的施肥量:氮3.2kg、磷0.75kg、钾2.6kg,显著高于水稻施肥量。

马铃薯生长期短,齐苗至成熟仅70~80d,要求重施种肥,早施苗肥。即在播种后1周内将50%的磷肥、60%~70%的氮肥和100%的钾肥条施于畦面凹槽中作种肥,随即覆盖稻草2250~3000kg/hm2,在稻草上培土5~8cm厚。备有有机肥的,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紧接化肥施后撒施,施蘑菇渣堆肥或稻草畜粪堆肥12~15t/hm2,然后盖稻草、培土。齐苗时用碳酸氢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375kg/hm2,对水稀释浇施作苗肥。株高约15cm时进行第2次培土,封垄前进行第3次培土。马铃薯要求高氮、高钾、低磷。目前进口的复合肥含等量氮、磷、钾素,国产的复合肥则氮多钾少,均不符合马铃薯生理需求。为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生产用肥宜按推荐的经济施肥量,采用单质化肥混配,忌施含氯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含氯复合肥等),否则会发生大量裂薯,大幅降低商品薯产量。推广稻草包芯培土技术,不但可达到保肥、保湿效果,还可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地下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而且能增加畦面的土壤拉力,防止干旱裂畦,防止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以提高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7].

7强化水分管理

11月至次年2月为冬干期,实行间歇性沟灌,吸湿后排干,见白再灌,保持垄畦湿润状态。3月进入春雨季,注重清沟排水,防避渍害和湿害。

8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趁播种前后沟灌土壤吸湿之际,用乙草胺,或丁草胺1500mL/hm2对水750kg/hm2喷洒垄畦表面,杀灭刚刚萌动的杂草幼芽。马铃薯苗期注重防治小地老虎和蚜虫,中后期注重防治晚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抓住天气晴朗的时机,及时喷洒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农残的农药,进行病虫草害综合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