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冬小麦优质高产综合管理要点

发布日期:2018-03-28 05:19

要获得优质高产不能仅靠施肥,还要与其他生产措施密切配合。

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做到全苗、齐苗、壮苗并为小麦安全越冬创造条件,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前提。为此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包衣等处理;适期、适量、适深(3~5厘米)播种;将旋耕或免耕覆盖与定期深耕或深松(25~30厘米)相结合,做到坷垃破碎,地面平整;要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还田时秸秆用量应适当减少并打碎铺匀。为加快秸秆腐烂,防止出现黄苗,每亩要格外加施3~5公斤尿素。

科学管控土壤水分冬小麦对水分需求有3个关键期:播种前、拔节至抽穗、开花至灌浆。要尽可能做到水肥一体化,如有灌水条件,播前要灌足底墒水,以保证播种和出苗质量;起身拔节期的灌水、追肥应该同步进行;如要增加粒重和防止后期脱肥,可在挑旗后适量喷灌施肥并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浇麦黄水。如果底墒不足或弱苗,还要在入冬前(日均气温3℃时)浇1次冬水,以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在干旱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抗旱和节水灌溉措施。

防治病虫草害要在合理耕作、提高播种质量及科学水肥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特点安全有效使用农药。例如在秋播秋苗期,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等措施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虫害;在返青至拔节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根枯病、麦蜘蛛等和地下害虫;在穗期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后期还可与一喷三防相结合;杂草防治要以拔节前,特别是越冬前为主,针对当地杂草种类,选择有针对性的除草剂。

适时抢收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造成小麦减产,一般要在蜡热中末期,即旗叶和茎秆变黄,80%以上的籽粒变黄,千粒重最大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