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组织培养繁殖

发布日期:2018-04-09 12:32

草莓生产,培育壮苗是关键:壮苗标准是无病虫危害,具有5~6片正常叶,叶色不浓也不淡,呈鲜绿色,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克以上,根茎粗1.0~1.5厘米,株型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小苗,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引起退化,影响产量知果实品质。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优点

1.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

2.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3.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即扩大培养实验室,就可全年生产,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4.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二、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技术要点

1.配制培养基常用的是MS培养基,它既有草莓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也有微量元素锌、铜、铁、钼等,还含有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和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与植物激素等。在这些营养成分中加入琼脂使其凝固。具体操作过程为:①煮琼脂,边煮过搅拌,使其全都溶解。②从母液中取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放于烧杯中。③把①中的溶液和糖加入琼脂水中。④调节pH值为5.8左右。⑤把溶液分装到三角瓶中,用铝铂纸包好平口。⑥标上记号,放入消毒锅内蒸气消毒。

2.材料和接种草莓生长点培养宜采用匍匐茎尖端的生长点。生长点接种时期,考虑到既要匍匐茎生长充实,又有利于进行病毒鉴定及繁殖,故以6~7用力好。采芽和接种应在无菌室内进行。生长点的大小以带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3~0.5厘米)为宜,每个烧瓶宜接1~2个茎尖,

3.培养草莓接种后,将三角瓶排放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一般为温度保持在22~25℃,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勒克斯,经4~8周后,可直接分化成小植株。分化率的高低取决于材料的大小生长情况和受污染状三个因素。

4.扩大繁殖将上述分化好的小植株移入新鲜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含有浓度较高的6-苄基嘌呤5~10毫克/升,能解除腋芽的休眠和促进营养生长,并加有微量的萘乙酸或赤霉素。长成苗新形成的腋芽又不断繁殖,在3~6周内可获得30~40个芽。繁殖次数可达10次左右。然后将繁殖苗转入发根培养基中继续繁殖。

5.发根在繁殖培养基中去除6-苄基嘌岭就能获得发根苗。发根培养基中提高了吲哚丁酸浓度(0.5~1毫克/升),还加入了活性碳,使之疏松通气好。发根时培养瓶可置于室内自然散射光下。一般无根苗在发根培养基中2~4周,即可离开室内培养基进行移植。

6.试管苗移植入土壤当植株长到3~4厘米井生根后,及时移植到温室土壤中。温室温度以20~22℃为宜,保持土壤充分湿润,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两个月后就可移至室外田间栽培,方法与常规生产相同。

7.病毒苗的鉴定用生长点培养得到的植株,必须经过病毒鉴定,常用的是小叶嫁接法。具体方法是取被鉴定草莓生长成不久的新叶,除去两边小叶,中央小叶带1~1.5厘米长的叶柄,削成锲形做成接穗,指示值曲则除去中间的小叶,在叶柄一侧用刀切入1~1.5厘米,接入接穗,用毛线包扎好,涂上少量的白色凡士林以防干燥。若带有病毒,嫁接后1~2个月在新展开的二叶片、匍匐茎或老叶上,会出现病斑,则说明被鉴定苗是无病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