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冬季轮作金针菇增效又改土

发布日期:2018-04-21 22:02

大棚多年连续栽培蔬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盐碱化程度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如冬季在蔬菜大棚里轮作金针菇,不但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改变大棚土壤的生态环境。

一、大棚的覆盖方法

金针菇生长一般要求阴暗、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根据这样的要求,必须改进大棚的覆盖材料。我们通常采用的覆盖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原有农膜,在农膜上加盖厚草帘,以达到弱光要求。雨雪天在草帘上再盖一层农膜,以延长草帘使用时间。

(2)用油毡覆盖大棚,适宜蔬菜茬口结束较早的秋季栽培。

(3)覆盖黑色聚氯乙烯农膜,通过改变通风口的大小来满足秋冬季栽培金针菇对环境的要求,并可多年使用。

二、料袋的制备和发菌

金针菇料袋制备时间宜安排在大棚蔬菜结束前的1个月左右,适宜时期为9月下旬至12月中旬。

1.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棉粕、稻草、木屑、玉米粉、麸皮等均是栽培金针菇的优质原料。以下配方使用效果较好:棉籽壳50%、木屑20%、玉米粉10%、麸皮10%、棉粕10%,木屑过筛后同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加水(加水量约为干料重的1.3倍)充分拌匀。

2.装袋灭菌用一头封烫好的17厘米×33厘米×0.008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袋装料,料高13厘米左右,料面压紧,用细线扎口。将料袋整齐排放在常压灭菌锅仓体内灭菌,料袋温度均达100℃后,继续加热6小时,停火,焖一夜,即可出袋接种。

3.接种和发菌选一间封闭性能好的小房间作为接种室,将灭好菌的料袋搬入接种室中,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每立方米空间用6毫升甲醛加热熏蒸,1小时后即可接种。接种时将料袋放入新配制的0.5%浓度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湿取出,迅速接种后重新扎好袋口。接种完毕后将料袋放在干净的室内培养,室温保持在22℃左右,每周调换料袋上下位置,保证菌丝均匀生长。待菌丝吃料4厘米时,可解开扎口绳,增加袋内的氧气,促进菌丝生长。如是直接将料袋放在大棚中发菌,需用整块农膜覆盖地表,防止发菌期大棚中湿度过大,且要防止鼠虫危害。一般经过30天,菌丝就可长满料袋。

三、子实体的培育

1.整畦排袋6米宽的大棚可分为4个畦,每畦宽1.1米、深5厘米,用米乐尔灭防治地下害虫。将发好菌的料袋排于畦中,横竖成行,低温时袋与袋紧靠排放,每200平方米的大棚可排放1万个料袋。如果在11月上旬以前排料袋出菇,袋与袋之间要有4厘米的间隙,以便散热。

2.开袋催蕾菌丝发满料袋后即可开袋出菇,也可将袋口扎紧,推迟出菇,使头潮菇在价格较高时上市;或在寒流来临前1周左右开袋,使头潮菇现蕾时正好有低温环境,有利于提高金针菇商品性。开袋时,将袋口解开反卷,使袋口仅仅高于料面5厘米左右。每畦用一块地膜覆盖袋口,每天揭开地膜通风2小时。在畦中灌水,使畦表完全潮湿,保证袋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2%,温度达15℃左右。1周后料面出现密密麻麻的菜籽大小的菇蕾。

3.子实体培养现蕾后揭开地膜,并加大通风量,将棚温控制在5~10℃,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1周后袋中出现像成束火柴棒的子实体时拉直袋口,重新盖上地膜,每天扇动地膜2次,保证袋中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温度以6~13℃为宜,相对湿度90%左右,促进菇柄生长。再经过20~30天,金针菇子实体长至20厘米左右长时即可采收。低温时1袋可收头潮菇300克。

4.二潮菇的管理头潮菇采收结束后,将料面萎缩的菇体和老菌皮除去,并在料面打5个直径0.4厘米的孔,每袋加入0.1%浓度的尿素和0.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50毫升。1天后倒尽未吸收的水分,进行同上出菇管理。

四、菌糠还田

栽培过金针菇的菌糠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和微量元素。将菌糠从袋中倒出,敲碎,与表土充分混合均匀,既可减少蔬菜栽培的化肥用量,还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