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葡萄品质

发布日期:2018-05-18 01:16

品质是葡萄生产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关于葡萄品质,字典上有着这样的解释:葡萄果实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各种优良质量性状的总和即构成了葡萄的品质。葡萄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密不可分,下面简要的说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品种选择

葡萄适应性极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不同葡萄品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要求不同,所以选择品种要考虑当地的雨期和生长期阳光积量来选择适合的品种。只有选择了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才有可能生产出高档优质的果品,这是提高葡萄品质的前提条件。

2、田间管理

中耕松土:葡萄摘完果至萌芽前结合基肥对园地耕翻2次,通过阳光直射起到杀菌、发酵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

合理施肥:根据树势施肥,树势强的可以少施或不施。前期补氮、中期补磷、后期补钾。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化肥,加强有机肥的施用,适期追施叶面肥,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起到均衡营养,提升作物品质的作用。

适时控水:应根据树体需要及时灌水,切忌花期灌水,以免引起授粉不良、落花落果。转色后也要控制灌水,防止裂果和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

3、合理负载

近年来,葡萄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果农认识到高产并不一定能获得高效,品质才是王道。

一般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负载量。欧美杂交品种如巨峰系,亩产量可以控制在2000kg以内;欧亚种品种如玫瑰香,一般控制在1500kg以内。

同时,根据土壤肥力以及树势确定负载量。土壤瘠薄的葡萄园要比土壤肥沃的更严格控制产量;树势较旺的可适当多留果,弱梢不留穗,中庸梢留1穗,强旺梢留2穗。

根据叶果比调整产量或新梢修剪量。生产1穗优质葡萄需要30多片叶供应营养。

一般通过抹芽、摘心、疏花疏穗、疏果等夏季修剪实现,具体方法可参考葡萄夏季管理技术。

4、生长调节剂处理

合理的使用生长调节剂有助于促进葡萄生长、发育、增大果粒,提高果实品质有显着作用。

无核处理:目前市场上无核的鲜食葡萄越来越受欢迎,前期可以通过赤霉素(奇宝)处理获得无籽、大粒葡萄。一般在葡萄始花期用较低浓度(1g兑水70~80斤,视品种而定)赤霉素处理花序可形成无籽果实。

膨大处理:坐果后,在果粒绿豆大小时,用赤霉素或氯吡脲处理使果粒膨大,有机物增加。通过膨大处理最少能使果粒增大1~2倍,明显提高浆果品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此,更多详情可参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使用。

5、转色处理

葡萄着色均匀一致是果品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促进葡萄转色均匀,果粉充足,可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剪梢:果实转色后,适当剪梢(多余的枝条剪去,但也要保证叶片足够),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增加果实着色度。

覆膜:在气温较低的干旱少雨地区,在浆果成熟前30~40天,在葡萄树下覆盖银灰色薄膜(或覆草),可增加土壤温度,增加地面太阳辐射,提高浆果含糖量和着色度。

去叶:生长后期及时除去枝蔓基部老叶,减少叶片磨伤果面的发生,还可适当摘新梢基部与果穗上部的部分叶片,切勿打光底部叶片。

6、科学用药

优质葡萄用药一定要按需用药,不可盲目或乱用药。

花前用药讲究预防为主,主要关注绿盲蝽、灰霉病;花后用药少用或不用乳油,保证葡萄果粉均匀。开花前期要注意使用硼、锌叶面肥,花后多用钙镁叶面肥。

每次用药品类不要超5种,多了混合容易产生药害。一般放药顺序为: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水溶剂悬浮剂优先、微乳或乳油放最后。

葡萄若发生药害,可以使用芸苔素内脂磷钾源库或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处理。

7、改进栽培方式

避雨栽培:每年的雨季集中在7~9月,而此时正值葡萄果实成熟季节(北方葡萄产区),阴雨连绵的气候会导致葡萄病害严重发生,烂果较重,对葡萄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在每年7~9月雨季开始之前,在葡萄树冠顶部搭建简单的避雨拱棚,使避雨棚内植株、枝蔓、花、果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雨淋,阻断引起葡萄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控制或减轻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达到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果实套袋:通过套袋使果实受到全面保护,防止降雨时把病菌带到葡萄植株上,既能减轻病害,避免果粉溶落和裂果,又能防止药剂、尘埃污染,使果实外观更加美丽,提高果品档次,还能防止野蜂、夜蛾、金龟子以及鸟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