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栽培技巧和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18-07-30 06:36

种植棉花,应该根据棉花生育特点,确定生产栽培要点。

1.播前整地与种子准备

棉花种子萌发后,下胚轴伸长子叶出土对土壤质地及播种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播种前应隋细整地并造墒,以创造良好的播种条件。

选用成熟度高、充实饱满的种子做播种材料,是全苗壮苗的先决条件。一般以硫酸脱绒舌,剔除白籽、破籽等。

晒种有促进种子成熟、提高发芽率的作用。一般在播前抢晴天晒4—5天,晒到用牙咬婚籽时有响声为度。播前种子处理是提高田间出菌率和防治棉田病虫害的有效途径。

种子处理通常是以硫酸对棉籽脱绒,脱绒后以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是在药剂浸种拌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衣荆由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经特殊加工工艺制吱,可在种子上迅速固化成膜。种衣在土壤中遇水只吸涨而几乎不被溶解,从而使药剂和微吧等活性物质逐步释放,农药持效期大幅度延长,可长达40~60天。同时,种子包衣后可直接包装、贮存,可以适应种子产业化大量集中加工的要求。推广种子包衣,可以彻底改变目前药剂浸种、拌种等落后的种子处理技术,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2.播种与合理密植

温度是决定播种期的重要依据。一般深5cm地温稳定在12—14℃左右为适宜播种期。机械播种效率高,行直,深浅一致,下种均匀,跑墒少,出苗快,有利于一播全苗。播种深度以4cm左右为宜。

棉花种植密度的确定应以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当地的光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生产潜力为依据,因此种植密度要根据气候、土壤、水肥条件、品种和栽培技术水平来确定。棉花生育期间,平均温度较高,南水充沛,无霜期长,宜适当稀植,反之则宜适当密植。土壤肥力高、水肥条件好的棉田宜稀植,反之应适当增加密度。早熟、株型紧凑或容易早衰的品种宜适当密植,反之则稀。

3.施肥与灌溉排水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提高地力水平是提高产量水平的基本环节。在地力不足,棉田单产不高的情况下,施用氮素化肥有较显著的效益。但随产量水平提高,施用氮肥必须因土壤养分状况配合施用磷钾肥,才能充分发挥氮肥的效益。氮磷配比以1:1—1:1.5为宜。棉花生育期长,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依生育期棉株需肥特点,进行分期追肥。棉花一生中蕾花期是需肥重点。

北方棉区往往春旱,棉田灌溉以播前贮水灌溉最为重要。这是棉花能否全苗、壮苗早发的关键性措施,贮水灌溉可进行冬灌或春灌。

4.棉花整枝与化控

棉花整枝是传统的手工操作项目,包括去叶枝、打顶心、去边心、抹赘芽、打老叶等。整枝的目的是控制棉花株型,调节棉株营养物质分配,减少无效消耗。整枝要起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并防止徒长、改善群体光照、减少蕾铃脱落、促进早熟、提高产量的作用。打顶的关键是掌握时间,一般在当地初霜前80~90天进行。原则是: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打边心是打去果枝的顶心,在高产田,棉株长势旺,宜分期打去边心。一般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有利于第1—2果枝的蕾正常生育、早坐桃。

生长调节剂是调控棉花株型和群体结构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常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和助壮素(原名缩节安)。近年来以应用助壮素为主。

5.防治病虫害

主要有棉花黄萎、枯萎病、蚜虫、棉铃虫、地老虎、蓟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