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黑木耳流耳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8-07-01 21:29

黑木耳流耳病多在温度较高、湿度度偏大、光照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开始时耳基出现乳白色,后转粉红色,直至耳片解体、腐烂,呈粘液状直至全耳溃烂,流耳虽能采收,但商品价值极低,经济损失惨重。

通州区近年来黑木耳种植发展迅速,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流耳病发生为害的有效措施,现归纳如下。

1、适时早栽培,使出耳期躲过高温高湿季节,以4月中旬、气温达到10℃以上时进行开口催芽为宜。

2、码棒前要认真清理耳场及其周围的枯枝落叶和垃圾,消除致病菌源。

3、菌棒码放不宜过密,间距不小于15厘米,以利于通风、降温、降湿及阳光照射。

4、出耳场地地势要高,地势过低应垫砖或石棉瓦等,避免造成菌棒下端浸水。

5、做到及时采收,采收要净,不留残耳,发现病耳及时剔除,以防止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