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小麦条锈病防治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8-07-10 08:49

受冬季气温偏高、病原菌充足、田间湿度大等有利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整体呈现发生早、分布广、来势迅猛的特点。忠县目前大部分地方小麦条锈病处于零星、点片发生状态,局部地区出现较大中心病团。因此,各地应紧急行动,迅速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

一、发生情况

忠县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早,病害流行速度较快,目前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及常年。

1、系统调查。2月13日系统调查,小麦条锈病平均病株率17.12%(1.78-33.64),平均病叶率7.27%(0.36-16.02),平均病指0.22(0-0.56),平均严重度2.04(1-3.5)。

2、大面积普查。2月8-10日,我站在兴峰乡太洪村、东溪镇兴旺村等地共普查99块麦地,病田率14.14%,发现中心病团5个,平均普遍率1.82%,最高普遍率16.02,平均严重度1.02,最高严重度3.5,平均病指0.11,最高病指0.56,发生面积约200亩。

二、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局部区域大发生,发生面积为7.6万亩,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均重于去年,与历史以来发生最严重的2009年相当。发病高峰在2月下旬至3月初。

三、主要依据

一是初次侵染发病时间早。今年小麦条锈病在我县初次侵染时间在1月25日,比去年提前1天,比历史以来发生最早且危害最重的2009年提前15天。

二是品种抗性低。目前我县推广的多数小麦品种仍是往年的老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抗性差。

三是我县今年3-5月天气预报:月平均气温为18.3℃,与常年相比偏高0.5℃;降雨量250-380mm,与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繁殖扩散和流行危害。

四、防控措施

各乡镇(街道)应立即开展“两查两定”,采取“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力争将小麦条锈病控制在发生初期。

1、防治时间:低坝地区2月20日前后,中高山地区2月底3月初施药。

2、防治重点:目前已出现中心病团(株)的田块,主要是长江两岸及低海拔沿江河谷地区长势嫩绿、密度较高的小麦田。

3、防治指标: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时进行集中药剂封锁;大田内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防止其扩展蔓延。

4、药物及用量:

(1)44%三唑酮悬浮剂40克/亩;

(2)25%丙环唑乳油(秀特)30毫升/亩;

(3)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亩;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即可,常规喷雾亩兑水60公斤,机动喷雾亩兑水5~10公斤。

注意:施药时一定不要用高压喷头喷洒,要求药量足,水量够,细雾滴喷洒均匀周到,注意喷洒叶背。

5、小麦白粉病严重的地区,可结合防治小麦条锈病一并兼治。除选用上述药剂外,可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8-33g)40-50g,兑水6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