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光的联系

发布日期:2018-07-14 01:52

植物的生长和自然环境中的各项要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项不利于某种植物的生长,那么它就可能衰败甚至死亡。所以不论园休应用或苗阐生产,都必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植物,才符合适者生存的规律,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就要采用人工环境来栽培那些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植物。除在大城市附近有必要兴建一些有限的人工设施外,一般无此必要。

1.太阳光谱

太阳光中对花卉影响最大的是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三部分。

(1)可见光

可见光是花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太阳光经三棱镜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组成光带,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橙光和蓝紫光,而绿光几乎全被反射,故叶呈绿色。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幼苗,可选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覆盖,人为地调节可见光的成分。用浅蓝色乙烯塑料覆盖育苗,比覆盖无色薄膜的长得健壮。兰花栽种在蓝光量为自然光量两倍的人造光里,三个月内其生长会比自然条件下的大50~70%。

(2)紫外线

是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光,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其中波长较长部分,能促进种子发芽、果实成熟,井有利于花朵着色。如生长在云南的山茶花花色艳丽,就与这个因素有关。而波长较短的部分能拟制花卉徒长,又能杀死病菌抱子,从而提高种子发芽率。

(3)红外线

是红光以外的不可见光。它是一种热线,可觉察它的存在。它被地面吸收转变为热能,能塔高地温和气温,提供花卉所需要的热量。

2.光照时间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光照时间,是指在一天中,从日出到日没,太阳所照射的时间。北半球,夏半年(4~10月)昼长夜短,越趋北方,白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半年(1l~3月)昼短夜长,越近北方,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这种昼夜长短交替变化的规律,称为光周期现象。在自然界中,春兰秋菊,开花季节各有定期,主要是受光周期所制约。

花期对光周期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它对黑夜的长短临界值的反应。根据花卉的光周期特性,可分为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日照等三类花卉。

(1)长日照花卉

黑夜长度必须短于菜一定时数的临界值,才能形成花芽。它的生长旺盛期在夏季。如夏天开花的唐菖蒲、鸢尾等。

(2)短日照花卉

黑夜长度必须长于某一定时数的临界值,才能形成花芽。如秋天的一品红、菊花等。

(3)中日照花卉

黑夜长短对形成花芽无明显的影响。起源于北方地区的花卉,主妥在春分到秋分的这一段温暖季节里生长发育,往往具有长日照的特性。

3.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Lax)。一天中以中午照度最大,早晚最小;一年中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例如,夏季晴天的中午,露地的照度约为10万勒克斯,冬季约为2.而勒克斯,而阴雨天的照度仅占晴天的20~25%。叶片在照度光为3000~5000勒兑斯时即开始光合效应,但一般植物生长需在18000~20000勒克斯。如阳光不足,可用人造光源代替。一般,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照度的加强而增大,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否则光合作用会停止或减弱。光照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光。敬射光则是阳光经过空气分子、尘埃和水滴等物质后,自天空漫射到地面上的光。晴天,地面上的光照中直射光约占63%,散射光约占37%。故在阴天或遮荫的地方,叶片仍可利用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根据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花卉三类。

(1)阳性花卉

一般在较强的光照下,才能生长健壮。不然会导致枝条细软,叶淡,且不开花。如月季、一品红、唐葛蒲和仙人掌类等。

(2)阴性花卉

一般在荫蔽度50%以上的弱光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如秋海棠、万年青、蕨类等。这类花夏季应放在荫棚中,减少直射光的照射。

(3)中性花卉

与光线强弱无关,均能生长发育,如凤仙、天门冬、苏铁等。

一般观叶植物对光照要求较低。但强光照会使叶片增厚,叶淡,甚至的伤,从而降低观赏价值。而观花植物一般要在较充足的光照下,才能形成花蕾,并使花色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