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油桃采果后有哪些常见的管理误区?

发布日期:2018-09-09 08:15
问:
大棚油桃采果后有哪些常见的管理误区?

有些果农以为油桃在采果后就不用再进行管理了,其实采果后的油桃树管理会影响到未来几年油桃的质量和产量甚至是经济寿命,因此果农必须对采果后的油桃树管理引起重视。也有果农对采果后的油桃树进行管理,却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采果后的油桃树管理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1、松懈思想轻视管理

大棚油桃栽培相对其他农作物来说投资较少、风险小、管理技术简单,经过花期、幼果期的精心管理,特别是1~2年生幼树树体较小、空间较大枝条更新、采后管理的重要性还显现不出来,因此收获后往往引起思想轻视、管理松懈。主要表现在棚膜拆除不及时影响叶幕的再形成;病虫防治都是以“治”为主而见不到“防”;园地中耕施肥滞后导致树体营养得不到及时补济,且棚内出现杂草丛生荒芜等现象。

2、操作过急修剪偏重

由于大棚油桃属于高密栽培,因此采后修剪采用独特的PCR修剪技术。PCR修剪技术即采果后除去全部树冠,利用再生枝条构成翌年的结果枝组。生产实际中许多果农往往表现为操作过急、修剪偏重、没有留活枝条,地上地下失衡造成树势衰弱,导致树体黄化现象严重。所以实际操作中要分次修剪。第1次修剪要重,全树留4~6个活枝条维系必要的蒸腾量以保证最基本的生理营养供应。第2次修剪只是对第1次修剪存留的活枝条进行重短截,时间为第1次重截后促发的嫩芽出现时大约相距10天左右。

3、营养断档失衡滞后

设施栽培采用独特的PCR修剪技术在有限的1个多月时间内重新形成树冠和花芽,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大量充分的养分。但在实际生产中有多半的果农施肥不及时没有在修剪前及时追肥,营养成分不全面造成树体黄化现象严重。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得出施肥时间、肥料种类及使用量为:修剪前追施三元复合肥每亩纯N8千克、纯P(P2O5)7千克、纯K(K2O)9千克,增施黑矾100千克杀菌并在施后灌水。进入9月秋季有机肥每亩施5000千克,配施生物菌肥如牧禾生物菌肥100千克以促进树体营养积累。

4、新梢旺长树势未控到位

进入7月中旬促生的新枝条长至20~30厘米则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时就要根据需要按树势控制。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仍是喷施PP333这类化控物质;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果农未能及时且按需浓度进行喷施;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夏剪技术导致树势控制不太理想。一般情况下首次施用时间在7月上中旬,使用浓度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250倍液喷新梢,每亩用量250~500克,要求雾化程度良好。10天后再喷1次100~200倍液多效唑,以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再喷1次。同时在7月中旬进行1次夏剪,疏除直立的、旺长的、过密的新梢,对有空间的新梢进行扭梢、拉枝、拿枝,改变新梢生长方向和生长势。

5、果园密闭通风透光不良

由于油桃属喜光树种,因此在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下就易出现徒长,上强下弱难以成花,甚至严重衰弱或枯死。大棚油桃栽培属于高密栽培,通风透光是获取高产的关键,树形选择细长纺锤树形和圆柱形,棚边树高一般维持在1米左右但不超过1.5米,棚中树高一般维持在2米左右但不超过2.5米。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恰与目标树形相反:树干过高、树体上强、中下部无效枝组太多,因此难以获得高产,达不到以果压冠的效果造成不良循环。该原因是没有严格按纺锤树形或圆柱形进行,整个生长季节夏剪2~3次,次数减少近1/2,PCR修剪时下手太轻,重短截回缩不到位,存有多年生枝且中下部枝组过大。

6、病虫害加剧,营养积累较差

大棚油桃栽植密度高因而通风透光条件差,一样管理条件下树体营养储备水平较露地低,而营养储备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油桃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树体营养积累的关键还是保叶。大棚油桃PCR修剪后嫩芽新梢生长期正处在干旱、高温,病虫害感染相对大田较严重,若不能按时进行病虫防治,像蚜虫、桃潜叶蛾、穿孔病危害加剧,油桃树的叶功能受到破坏,再遇红蜘蛛将造成树叶脱落,除直接影响树体营养储备外,也有可能刺激花芽早花。因此果农应当加强病虫防治,注重叶面肥的施用且多施有机肥,全面提高树体营养储备水平。

油桃树采果后采取正确的管理技术未来才能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果农万万不可忽视油桃树采果后的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