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茸和梅花鹿茸哪个好

发布日期:2018-09-12 03:13

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主要采用马鹿和梅花鹿的角制作而成,根据使用反应,发现梅花鹿的鹿茸品质较马鹿的品质好。

马鹿和梅花鹿茸哪个好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密生绒毛的幼角。

市面上出售的鹿茸主要有两大类:梅花鹿的鹿茸称花鹿茸,马鹿的鹿茸称马鹿茸。即制成的鹿茸片和带有头骨的坎茸。

服用鹿茸可增强心脏收缩力,特别是对增强机体机能、消除疲劳有着显著的保健疗效。在选购鹿茸时,需要注意花鹿茸血片和马鹿茸粉片、老角片的区别。

药用的鹿茸常加工成切片出售。药用价值最高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称腊片和血片,但数量很少。这种上品鹿茸通常呈浅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圆形薄片,气味微腥,有轻微的咸味,在薄片周边外皮有红棕色或棕色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不过十几片,之后就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这两种鹿茸多为圆形状、粉白色(或者浅棕色)的厚片,质地坚硬粗糙,没有骨质或略有骨质,中间部分有肉眼可见的蜂窝状细孔,气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马鹿茸在加工时是不排血的,所以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红棕色的。

不过要区分这二者并不难,需要注意三点:

1,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质地,质地细腻,没有小孔的为血片;

2,看周围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

3,看鹿茸片的大小,切记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马鹿和梅花鹿有啥区别?

1、别名:

马鹿: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

梅花鹿:别名花鹿、鹿。

2、外形:

马鹿: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臀斑白色,故称梅花鹿。

另外,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东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质量最优;东北马鹿采收的叫"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所产的叫"西马茸",品质较次。

鹿茸的价值

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食用注意

服用鹿茸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阴虚阳盛者忌用。鹿茸所含激素类物质易刺激胃肠道勃膜,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还可引起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蹂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伍禁忌: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症的人,都属暂忌。

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胀、胸闷或鼻帆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鹿茸药力较强,建议平时可以用枸杞子做茶泡饮可起到较好的保健效果。

有四种情况不宜服用鹿茸:一是有五心烦热证状,阴虚的人;二是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二是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四是正逢伤风感胃,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适宜人群

1.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补益气血,强心复脉,化淤生肌,强筋壮骨。

怕冷者。怕冷的人往往阳虚,鹿茸正是对症的温性滋补品。

3.性功能衰退者。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性功能,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背痛,遗精滑泄,小便频繁等症。

4.疲劳过度的中青年。鹿茸具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适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出虚汗、贫血者。

5.有溃烂者。鹿茸具极佳的生肌消炎功效。

6.中年妇女。鹿茸能治疗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妇科疾病。

不适用人群

中医上诊断为低热、盗汗、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的阴虚体质者,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肝肾疾病、各种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均不宜服用鹿茸。

1.有五心烦热症状,阴虚的人;

2.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3.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4.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

5.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