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13 00:54

木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在我国栽培比较广泛。栽培的方法主要是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袋料栽培出耳快,生长周期短,还可节省大量的林木资源。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状况,总结出了适合于北方生产的新技术。

1.生产季节安排。黑木耳属中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一般在12~28℃,宜在每年的1~2月种植,4~5月出耳;毛木耳属高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一般在15~32℃,每年的3~4月种植,5~6月出耳。

2.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含水量要求达到65%,料水比为1∶1.25~1.3,以手握成团,指缝有水但不下滴为度。常用培养料配方(%)有:①棉籽壳30,玉米芯30,锯末3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②棉籽壳30,玉米秆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⑧棉籽壳30,玉米芯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以上配方均需另外加入克霉灵0.1%。

3.装袋灭菌。栽培袋选用17cm38cm0.035cm的低压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每袋装0.5kg干料,装袋要紧,两端用塑料绳扎口。再将袋装入常压灭菌锅内,100℃下保持10~12小时,再闷12小时;也可以采用高压灭菌,1.5个压力保持1.5~2小时即可。

4.接种发菌。将灭菌后的袋冷却至25℃以下进行接种,气温在10℃左右时,抢温接种。气温较高时,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接种;接种可以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消毒灭菌30分钟后,解开袋口接入菌种,再扎好袋口。将接种好的栽培袋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前期菌种萌发温度不低于20℃,发菌期不高于30℃,并避免强光直射。

5.进棚出耳。将发好菌的栽培袋移入出耳棚进行出耳管理,可以采用吊袋法出耳,也可以采用立体墙式出耳。①吊袋出耳法:将发好菌的栽培袋,按常规吊袋法划10~12个出耳口。②立体墙式出耳:将发好菌的栽培袋两端,用、刀片环割6~8个“一”字形刀口,以刀口不连接为标准,将划好口的栽培袋移入出耳棚,叠7~8层。当形成耳基、长出幼耳后开始增加湿度,进行正常管理,正常温度下,一般10~15天即可采收。这种出耳法,耳片大、耳厚、根小、商品性状好,适合鲜销。

6.催耳。一般进入5月中旬后,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进行催耳。白天增温、增湿,晚上通风降温,拉大昼夜温差,经过10天的保湿、温差管理即可形成耳基。

7.育耳管理。待袋内耳基形成,即开始增加空气湿度,每天早、晚对小耳片喷洒少量水,增加空气湿度,并进行通风管理;使棚内空气湿度达到85%以上,空气新鲜,以促使耳基长出袋口形成小耳片。9.子实体生长期管理。形成小耳片后要加大湿度及通风,喷水最好是雾状勤喷,多雾、阴雨天加大通风,促使耳片快速展开。在子实体生长期应进行干湿交替管理,先停水2~3天,让菌丝体休养生息,积累养分,然后加大湿度,使耳片充分吸水。整个出耳期应避免高温、高湿,以免出现流耳或霉菌感染。黑木耳出耳温度应控制在15~25℃,不超过28℃;毛木耳出耳温度控制在15~33℃,不超过35℃。若温度过高,子实体会加速细胞分裂,干物质积累少,耳片薄;如果温度持续升高,超过界限,子实体将自溶腐烂。为了避免出现不良现象,水分管理上应遵守“七湿三干,干湿交替”的原则。此外,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有足够的散射光,以促进耳片生长肥厚,色泽黑亮,提高品质。

10.采收。待耳片充分展开,边沿起皱变薄,耳根收缩,孢子即将弹射前采收。采收前1~2天停水,让阳光直接照射栽培袋和木耳,待耳片收缩发干时连根采下,采后的栽培袋停水养菌7~10天,再依据第一茬耳的管理办法进行二茬耳的出耳管理。

11.注意事项。①玉米秸秆一定要发酵好,以手感柔软、不扎袋为原则。②适时采收,适当早采,以免降低品质,影响下一茬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