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根肿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8-09-17 20:17

白菜根肿病俗称大根病,福建称菜癌,东北地区称菜瘤子。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萝卜、油菜、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最易感病的蔬菜是白菜。在中国的黑龙江、云南、辽宁、福建、浙江、江苏以及两湖两广地区普遍存在。在欧州、日本等国也有根肿病普遍存在,是世界性难防病害。

一、白菜根肿病发病症状

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休眠孢子囊,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成游动孢子,侵入菜苗幼根、根毛,发育成变形体。变形体进入根部皮层组织和形成层细胞内,剌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9-10天后主根或侧根上形成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成串肿瘤。

初期瘤面白色光滑,后期龟裂、粗糙,也易感染其它病菌而腐烂。根肿块大的象马铃薯,直径1.5厘米,小的象豆根瘤,有的象手指条状不规则地生长。病害发生后直接妨碍营养成分向植株地上部分输送。

发病初期,出苗正常,主根生长慢,十几天后白菜苗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慢慢的就不长了,严重时小苗枯死。成株期,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白天萎蔫,后期外叶发黄枯萎,有时全株枯死。发病严重的生长前期出现根部腐烂,开始枯死。长到中期造成白菜大面积死亡,给农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二、白菜根肿病发病规律

根肿病菌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随残根肿瘤留土壤中,腐烂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可以在土中长期生存10-15年。病菌孢子可通过土壤、种子、蔬菜、农机具、运输工具、灌溉水和雨水漫流,人为因素、虫体因素也能传播蔓延。调制种子时,带菌土粒附在种子上,可以导致种子传染。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和天旱无雨的影响,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中的酸碱值(PH)严重失调,再加上人为因素的传播,大白菜根肿病有呈愈演愈烈之势。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根肿病,但以苗期最感病,发病最重;菜株包心后染病,即使地下部形成肿瘤,地上部也无明显萎蔫,对产量影响不大。

病菌适宜发病温度范围在9-30℃,气温和地温在18-25℃时,相对湿度为70%-98%,最适合发病。8-9月播种或定植的白菜受害最为严重。春播白菜的生长后期为病害发生期,为害不大。地势低洼或水改旱的菜地,发病较重。酸性土壤、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易发病。

三、白菜根肿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比较抗病的品种有常兴蔬菜的金锦系列大白菜,该系列品种由日本进口杂交一代大白菜,株型整齐一致,适宜温度下生育期65天,叶色较绿,球叶合抱,包球紧实,叶球炮弹形,球顶稍舒心,叶球高38厘米,直径21.3厘米,球叶数63片。叶球内部淡黄色,单株重4.5公斤左右,一般亩产净菜7000公斤。耐储藏,耐运输,对根肿病有很强的抗性。在湖北恩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区示范表现对根肿病有很强的抗性。

2、种子处理。种子灭菌处理是最重要的防治方法,可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

3、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4-5年,可改种草莓或瓜果类蔬菜。

4、高畦栽培,加强管理。秋菜适当晚播,在白菜生长期适时浇水追肥,加强田间排水,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喷施壮茎灵可使植株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提升抗病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5、清除病株携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病田亩用50%福帅得悬浮剂300毫升消毒处理,兑成500倍液播前喷于地表,旋耕混土后播种。

5、病苗预防。小苗期用10%科佳悬浮剂1000-1500倍液灌根,一株需要0.4升药液,间隔7天再灌一次。

6、施用石灰改变酸性土壤酸碱度,一般亩施石灰粉75-100公斤,或发病初期用15%石灰乳灌根,每株0.3-0.5升。并在苗期及时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感染,使幼苗茁壮成长。

7、发病初期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或60%百泰可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4-0.5升,或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悬浮液2-3升拌土40-50公斤开沟施于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