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细菌病害早防治

发布日期:2018-10-05 01:32

黑胫病

症状表现:受害植株通常由腐烂种薯开始向茎的上部扩展,茎内髓部黑色腐烂,维管束组织变色。生长矮化僵直,早期受害的叶片褪绿,顶部叶片边缘向上卷曲,以后全株逐渐枯萎死亡。后期发病的植株结出感病程度不同的薯块,病薯横切面可看到维管束变黑。轻的只在脐部变色,感病重的薯块在田间就已变黑腐烂,有臭味。

传播途径:此病初次浸染主要来自种薯表面或种薯内部带菌,种植后种薯腐烂并释放大量的细菌到土壤里。细菌在土壤里存活时间短,可通过土壤和水分短距离移动并侵染附近寄主茎部和正在发育的子薯。在生长季节里,细菌可在寄主或某些杂草的根际增值、宿存。收获后细菌在土壤中的残株或贮藏期带病块茎上越冬。切割种薯和机械操作及昆虫危害所造成的伤口是主要传染媒介。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严格执行检疫,防止病薯传入。2.选择沙壤土种植。3.可选用小整薯播种,切块种薯播种前要严格挑选,剔除病、伤薯块,等切面愈合后下种。4.要及时挖除田间病株,在空窝内施用石灰消毒。收获时清除田间废弃的马铃薯块和植株残体。

环腐病

症状表现:生育中后期,叶片及茎出现萎蔫。下部叶片边缘稍有向上卷曲、褪绿、,脉之间有淡黄色区。块茎和茎部横切面的维管束呈褐色环状腐烂,用手压挤,常排出乳白色无味的菌浓。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在带病块茎越冬。病菌主要通过种薯切面以及在生育期向茎、根、匍匐茎或其它部分的伤口侵染,某些刺吸式口器昆虫也可把病菌由病株传播到健株上。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薯。

软腐病

症状表现:生育后期和贮藏期薯块腐烂。马铃薯的茎叶及块茎都能通过皮孔、伤口侵染。植株上有暗褐色条斑,严重时茎髓部腐烂,形成中空而倒伏,感病块茎表皮呈淡褐色,随之软腐,有恶臭。

传播途径:软腐病侵染与黑胫病相似,病原细菌在高温潮湿条件最宜发病。细菌在土壤中存活期可达3年之久。细菌常通过水洗块茎伤口侵染而传播。块茎未成熟、受伤、太阳照射及其它真菌侵害,温暖、高湿和缺氧、施用氮肥过多均有利于软腐病的侵染。

防治措施:1.收获前加强中耕培土,注意田间排水,以降低皮孔的侵染。2.成熟块茎在收获和装运过程中,避免手工和机械损伤,防止阳光直射,贮藏在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贮藏前不宜用水冲洗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