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期病害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8-10-08 01:16

辣椒幼苗出土前有烂种,子叶期有猝到病、立枯病;真叶发出后有灰霉病;移栽前7—10片真叶时有灰叶斑病。

1、辣椒猝倒病辣椒播种以后,由于病菌的侵染,常造成胚茎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当幼苗出土以后,子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猝然折倒,子叶在短期内仍保持绿色,此病一旦发生,幼苗成片死亡。苗床潮湿时,病部及附近土壤表面有白色棉状菌丝体(立枯病菌丝为褐色蛛丝网状)。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以游动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生,引起烂种倒苗,病菌腐生性强,能长期存活在土壤和有机肥料中,借雨水、堆肥、农具等媒体传播,苗床土壤带菌或未经消毒,是发病的根源。本病菌属低温病,最适生长温度为15—16℃,最低为8—9℃最高30℃,因此在早春辣椒苗床发病较重。

2、辣椒立枯病本病一般在辣椒真叶出现以后,开花防治方法使用无病苗床,床土用木霉82粉剂140g,拌入20Kg干细土内,用80%菌土作垫土,20%作盖土,或每㎡床土用恶霉灵或多菌灵或托布津拌干细土(参照说明),同样用80%作垫土,20%作盖土。发病时,苗床内撒施干细土或草木灰,以减轻床内湿度,清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防止低温高湿,注意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20℃,注意防止冻害,最好在9点至16点通风,夜间盖好薄膜保温。结果以前为害,严重时也能使种子腐烂。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几天以后,枯萎死亡。茎基部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大到茎基部周围,病部收缩干枯,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直至全部死亡,由于本病发生在木栓化以后,一般不倒伏,立枯病因此而得名,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褐色稀疏的蛛网状霉(以此可与猝倒病区别)。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和有机质上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存活2—3年,寄生范围很广,床土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根源。病菌发育最低温度为13℃,最高为42℃,最适24℃,气温在15—21℃最易发病,在18—20℃发病严重。病菌对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PH3.0—9.5均能适应,以在弱酸条件下发育良好。病菌通过水流、农具等媒体传播。凡温暖潮湿、播种过密、浇水过多、间苗不及时均易发病。防治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带菌土壤,苗床用天达恶霉灵(参照包装说明)进行消毒。不使用未腐熟肥料。作好苗床的通风透气工作。发病前喷科佳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恶霉灵或百菌清或敌克松等进行处理可以同时撒草木灰或干细土并清除病菌。本病可结和猝倒病一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