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发布日期:2018-10-09 09:53

一、葡萄黑痘病

1.病原

葡萄黑痘病病原为葡萄痂囊腔菌,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为葡萄痂圆孢菌。

2.发生规律

病菌发育温度10~40℃,最适温度为30℃。病菌以菌丝在病枝蔓及病果上越冬,翌年遇适宜的温湿度,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发病。

黑痘病在展叶后不久即开始发生,北方葡萄产区从5月中下旬开始,整个生长期陆续发病。以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10月份以后便很少染病。黑痘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降雨量、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5~6月份降雨多,则当年发病早且严重。

黑痘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雨量有密切关系,在多雨高温季节,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较轻。在生长初期,当葡萄果穗、枝蔓及叶片柔嫩时,发展迅速。随着枝条成熟,叶片老化,果实着色,其抗病能力逐渐增强,感病率下降。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新建葡萄园,要选择抗病品种。在气温高、降雨多黑豆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尤其重要。对新建葡萄园和苗圃所用苗木、插条必须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10%硫酸铜。将苗木或插条在消毒液中处理2~3分钟。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促使植株枝蔓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认真进行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细心地剪除被侵害的枝叶和果粒。清理地面。

3.2药剂防治

3.2.1发芽前喷0.3%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l波美度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枝蔓上的越冬病菌孢子。

3.2.2根据开始发病时期,花前可喷l~2次200倍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落花80%及果粒如豆粒大时,须连续再喷2次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根据病情来决定喷药次数,并注意药剂更换。

3.2.3选用葡萄专用袋,在套带前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风干后立即套袋。

二、葡萄白腐病

1.病原

葡萄白腐病病原是白腐盾壳霉菌,为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

2.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和土壤中越冬。在土壤的病残组织内病菌可存活4~5年,直接在土中也可存活l~2年。翌年春季,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由孢子器中射出大量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孢子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较弱枝蔓的表皮直接侵入。孢子发育最适温度为26~30℃,最低13~14℃,最高37℃,潜育期6~10天。空气湿度在饱和状态下,萌发率可达到80%.因此,在高温多湿或遭受暴风雨和雹害后,容易引起病害的流行。

白腐病由7月上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直至采收前不断发展。栽植方式与病害发生有一定关系,一般篱架栽植者受害重,棚架栽植受害轻。果穗染病以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占绝大多数,60厘米以上的受害较少。管理精细,树势强健的植株感病少,树势弱的感病重。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对白腐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1.1病害严重地区,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施优质有机肥,增强树势。

3.1.2篱架栽植的葡萄受害重。因此,应设法改善修剪方式,提高结果部位,尽量勿使果穗与地面接近,以防病菌侵袭。对近地表的果穗,可试行套袋。加强夏剪,使果园枝叶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

3.1.3在葡萄生长季节注意保持果园清洁,以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在田间管理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机械伤害,并结合修剪、疏果、摘副梢、卷须等工作发现病果病蔓时,应即时摘除,以免继续蔓延,尤其在发病初期更为重要。

3.1.4葡萄采收后,应彻底清扫果园,把被害的僵果、病蔓、病叶等收集起来一律烧毁或深埋地下。

3.2药剂防治

白腐病菌对铜盐有较强抵抗力。因此,施用铜素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等)防治,无显著效果。

3.2.1在发病期前,进行地面撒药灭菌。常用药剂为:福美双l份,硫黄粉l份,碳酸钙2份,三者混合均匀后,以每667平方米施用1~2千克。

3.2.2在发现病害后及时喷洒药剂保护,每隔2周喷1次,共喷3次。药剂可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三、葡萄白粉病

1.病原

葡萄白粉病病原为葡萄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2.发生规律

白粉病以菌丝在被害组织上或芽内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白粉病菌很少产生子囊壳(尤其在较高温地区),因而子囊孢子在病害传播上作用不大。分生孢子飞落到寄主表面,若条件适合,即萌发直接穿透表皮而侵入。孢子在温度4℃~7℃时即能萌发,最高35℃,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在较低的大气湿度下孢子就能萌发,相对湿度25%时孢子萌发率可达15%.气温在29~35℃时病害发展最快。因此,在干旱的夏季或温暖、闷热、多云的天气容易引起病害的大发生。栽培过密,施肥不当,通风透光不良,也能促进病害的发展。

3.防治方法

白粉病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繁殖快。因此,在防治上应从增强树势、喷药保护等多方面入手。

3.1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排水、施肥、增强树势,并适当的疏去过密枝叶,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发病较多的果园,在发病初期,注意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并烧毁或深埋土中,防止传染。

3.2药剂防治

葡萄发芽前喷洒1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发芽后喷洒1次0.3~0.5度石硫合剂。开花前至果实豆粒大小时,撒布2~3次可湿性硫黄粉。在有露水或天气炎热时硫黄容易烧伤叶片,喷药应选无风干燥的天气,最好在午后进行。

四、葡萄天蛾

1.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l~2代。在辽宁1年发生l代,以蛹在茧内土层里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上中旬为发生盛期,8~9月为幼虫为害期,9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山西省晋中地区1年发生2代,5月末至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发生期,7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蛹期10天左右。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开始羽化,8月中下旬为盛期,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幼虫发生期,9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2.防治方法

2.1农业防治

2.1.1结合防寒或秋施肥挖除越冬蛹。

2.1.2人工捕捉幼虫和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2.2药剂防治

幼虫孵化期或低龄幼虫期喷洒化学药剂。常用药剂有辛硫磷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均为1000~12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50%杀螟丹水溶剂,均为1000倍液。

2.3生物防治

幼虫易患病毒病,喷200倍稀释病虫液效果较。

五、绿盲蝽

1.生活习性

此虫在我国北方1年发生3~5代。北纬32°以北地区以卵在作物的根茬、果树的嫩枝和断枝茬内及杂草附近的土内越冬32°附近地区以卵或成虫均可越冬,长江以南则以成虫越冬。

第一、二代主要在越冬寄主上为害,部分可迁到小麦等早春作物上为害。成虫有较强的飞翔能力。非越冬卵多产在寄主的嫩叶、叶柄、叶脉、新梢、花蕾等组织内。

2.防治方法

2.1农业防治

冬季清除果园内外的杂草枯枝,结合修剪剪除断枝,以清除越冬虫卵、成虫的生存、繁殖基地。

2.2药剂防治

喷洒化学药剂及时防治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常用药剂有50%磷胺乳油、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

六、结论

葡萄病虫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所以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常采取广谱化学农药,使病原、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特别是葡萄供人们鲜食,使用化学农药后残留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结合葡萄病虫害的作用。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