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菌核病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18-10-10 05:56

一、芹菜菌核病症状及危害

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芹菜茎、叶。病害常先在叶部发生,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白色菌丝层,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病处初为褐色水渍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表面生浓密的白霉,最后形成鼠粪状菌核。

二、芹菜菌核病传播途径

芹菜菌核病的病原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第2年当条件适合时病原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等传播。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老叶或花瓣,田间再侵染多通过菌丝进行。菌丝可以通过病健组织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和蔓延。

三、芹菜菌核病发病原因

1、保护地内天津地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发病;河南一般在12月份至翌年3月;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发生在2~6月,秋季发生在10~12月

2、连作地块,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肥水不均匀,导致植株徒长、旺长或长势过弱抗病能力低;早春低温、连续阴雨时间长、晚秋低温、寒流来的早、雾多雾重、保护地内长期湿度过大发病较重。

3、该病在低温潮湿条件下易发生,温度为1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芹菜菌核病预防措施

1、与非伞形花科蔬菜轮作2—3年,可与葱蒜类实行轮作;选择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壤土地块栽培。

2、芹菜种子在播种前先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0%盐水洗种,再用清水反复洗种子几次,晾干后再播种。

3、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地膜覆盖或应用无滴棚膜。

4、保护地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清除病株。棚室内湿度达到85%以上时,棚温可控制在22~25℃;如湿度不大,棚温可控制在芹菜生长最适宜的15~20℃温度范围内;棚内夜温不要超过15℃。棚室内杜绝大水漫灌,更不要造成畦内积水。棚内湿度大时要适当延长通气时间,加大通风量。

五、芹菜菌核病防治农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隔7~8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药剂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棚室内每亩用10%烟剂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250g,熏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