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矮化密植栽培要避免什么问题?

发布日期:2018-10-21 19:05

1、栽植密度不合理:矮化果树的产量是靠群体效应增长的,在单位面积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株数。然而,生产中一些果园设计比较盲目,多采用栽植乔化树的稀植方法,减少了栽植株数,降低了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积,导致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高。

2、中间砧入土深度不合理: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矮化中间砧入土深度与树冠大小关系十分密切。矮化中间砧入土过深,中间砧易生根,使树体生长旺盛,矮化变成乔化。中间砧入土过浅,矮化作用强,幼树生长缓慢,中干上不去,易歪斜。

3、整形修剪不当:不少地方栽植矮化果树依然沿用传统乔化树的高大树形,使矮化树不矮,果园密闭,通风透光极差。在修剪上,普遍存在只重视冬剪、不重视夏剪的问题。冬剪时又往往修剪过重,短截较多,造成当年生枝条萌发过多,树形紊乱,不仅影响通风透光,而且使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失衡,养分积累减少,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负载量偏大:矮化树在年生长周期中,营养生长相对较弱,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较多,花芽分化有充足的养分供应,翌年结果量大,如不进行合理调控,超过树体负载能力,易导致树势衰弱。

5、结果早,树早衰:由于矮化果树栽后2~3年就能开花结果,许多果农见花留果,提早丰产。此外,我国矮化栽植多为2年生小苗,且栽后行间多年间作,造成幼树生长缓慢。在早结果、早丰产影响之下,加之各种管理措施运用不当,极易使果树产量下降,出现矮化树早衰现象。

6、肥水供应不足:矮化树一般根系较少、较浅,不耐瘠薄,抗旱性差,对肥水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进入盛果期后,由于产量高,需要大量养分供应,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肥水,就容易造成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不足,树势极易衰弱。

7、树体大小不一:矮化果树的产量是靠群体效应体现的,就每棵树而言,必须健壮,都得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常因苗木质量参差不齐,补苗不及时,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同一个果园内果树树龄、树体大小不一,有的树已是果实满枝头,有的却还是小龄幼树,而有的则已形成“小老树”,严重影响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发展果树矮砧密植栽培,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做到良砧与良法相配套,才能获得栽培上的成功,收到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