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越冬期的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8-12-17 01:33

近年来,淮南地区秋冬季气候较为多变,给小麦的生产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根据天气、苗情做好越冬期的管理成为小麦生产上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以2013年为例,介绍了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模式下小麦越冬期管理的关键技术。

1冬前农情分析(以金坛为例)

1.1天气特点

今年小麦秋播期(10月25日11月10日)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少,该阶段总积温267.3℃,较上年的239.4℃多27.9℃;日均温15.7℃,较上年的14.1℃多1.6℃;日照92.6h,较上年的80.2h多12.4h;总降水量9.7mm,较上年的44.2mm少34.5mm。雨日3d,分别出现在10月30、31日及11月10日,为小麦适期播种提供了较好的墒情和天气条件,实现了较好的秋播基础和秋播质量。

播后至越冬前(11月10日~12月18日)气象特点:低温、少雨。该阶段总积温304.9℃,较上年的284.9℃多20℃;日均温8.0℃,较上年的7.5℃高0.5℃。但11月28日和12月10日连续两次遭遇0℃以下寒流天气,且持续时间较长。其中,11月28日的最低温达-3.5℃,昼夜温差达7.8℃,造成部分麦苗冻害;降水量21.1mm,较上年的89.9mm少68.8mm。其中,11月14日降水0.4mm,11月24日降水4.9mm,12月16~18日集中降水15.8mm,播后(11月10日~12月16日)降水少,干旱迹象明显,对晚播小麦出苗、齐苗、分蘖有明显影响;日照212.5h,较上年的206.1h多6.4h,无零光照日为7d。

1.2苗情特点

1.2.1群体较大,叶龄超过往年

秋播作物适期播栽面积大、比例高,打下了较好的播栽基础。全市小麦基本苗19.53万/667㎡,较上年的17.21万/667㎡多2.32万/667㎡;据苗情哨数据显示:12月15日全市小麦平均总茎蘖数为23.76万/667㎡,较上年同期的18.88万/667㎡多4.88万/667㎡;平均叶龄3.67叶,较上年同期的3.03叶增0.64叶,群体与叶龄均多于上年。

1.2.2个体较弱,分蘖不及往年

由于冬前低温、少雨,因而不利于苗情素质的提升。据12月16日麦油越冬期调查:小麦平均叶龄3.30叶、株高11.86cm、茎粗0.20cm、单株带蘖0.28个、单株带蘖率28.0%,分别较上年少0.17叶、矮0.21cm、粗0.01cm、少0.01个、少6.3%,苗情素质与分蘖率都不及往年。

1.2.3播栽时间不一致,不平衡性突出

由于播栽时间拉得长,晚播田块与适期播种田块间苗情差距较大。据12月15日苗情数据显示:按照叶龄分类,4.5叶以上的占17.14%,4.5~4叶的占31.43%,4~3.5叶的占14.29%,3.5~3叶的占14.29%,3~2.5叶的占11.43%,2.5叶以下的占11.42%,其中最大叶龄为5.12叶,最小叶龄为1.90叶,3.5叶以下的面积占40%。按照总茎蘖数分类,30万以上的占8.57%,30万~25万的占34.29%,25万~20万的占42.86%,20万以下的占14.28%,其中最高苗为38.88万,最低苗为16.07万,25万以下的面积占60%,部分晚播小麦目前仍未齐苗,不平衡性非常突出。

2管理重点

2.1田间土壤墒情不足,苗肥不能及时施用

据秋播实绩调查,全市麦油播栽后要及时施用基苗肥,小麦有8833hm2,后期由于少雨干旱,因而土壤墒情不足,截至12月15日,全市仍有4560hm2麦田尚未追施苗肥。

2.2麦田旱情露头,洇水抗旱田块隐患重

据越冬期调查,全市小麦旱情发生3827hm2,主要为晚播麦田。12月上旬,农户自发洇水抗旱面积1500hm2,此类洇水田块遭遇近期(12月15~17日)的连续降雨,土壤中水分含量过高,对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不利,可能会带来隐患,应高度关注洇水田块苗情的发展趋势。

2.3冬前寒流侵袭时间早,部分早播田块遭受冻害

由于冬前寒流侵袭较早、时间较长(10月28日最低温为-3.5℃,且连续3d最低温在0℃以下),部分早播田块,特别是秸秆还田量大且铺撒不匀的田块,易出现冻害,有僵苗、死苗现象。

2.4冬前化除面积较小,草害威胁较大。

由于田间墒情条件和寒流影响,麦油冬前化除面积少、比例低,据越冬期调查,全市冬前化除的小麦面积有7393hm2,仅占总面积的49.74%,部分田块已出现严重草害。

3技术措施

小麦进入越冬期后,生长量仍然很大,苗情与苗情素质提升空间很足。据近两年的苗情资料显示,2013年小麦越冬期(12月20日~2月19日)每667㎡新增茎蘖数20.56万、增叶龄3.18叶;2012年每667㎡新增加茎蘖数16.53万、增叶龄2.73叶,苗情回旋余地很大。因此,抓好越冬期的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实现壮苗增蘖、夯实苗情基础仍有调控余地。各地要强化分类指导、及时补工补肥,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3.1因苗补肥促转化

各地要加强宣传、狠抓分类指导,对适期播种、前期肥料施用到位、长势正常、群体适宜的一类苗,原则上不追肥,以为后期重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提供空间;对于长势偏弱,并已形成冻害的二类苗田块,前期基苗肥用量不足(小麦每667㎡施配方肥25kg+尿素10kg、油菜每667㎡施配方肥25~30kg+尿素8~12kg)要及时补足;对前期肥料已用足,但苗情素质仍明显差于常年的,每667㎡追施尿素5~7.5kg,以促进平衡生长;对当前苗少、苗小、苗弱和尚未齐苗的三类苗田块,应立即追肥,毎667㎡补施小麦配方肥15kg+尿素7.5kg,以促进苗情快速转化。补肥时要结合天气条件,趁适宜墒情施用,杜绝春节前后乱施肥料。

3.2控旺、促壮、防冻害

为了积极应对冻害、倒春寒等天气影响,一是对旺长苗和稻草全量还田浅旋耕的悬空苗采取机械镇压或覆盖措施,密实土壤空隙,控上促下,促进根系伸展和分蘖的出生;二是做好油菜中耕松土、培土壅根工作,以促进油菜健壮生长、增强抗冻能力和促进根系发育;三是结合清沟理墒做好麦油田的培土工作,预防冻害。

3.3适时化除排障碍

针对今年低温寒流来得早、冬前化除面积小、比例低的特点,各地要密切关注田间杂草的发生动态。按市植保部门的防治意见,在气温稳定5℃以上时抢中午晴好天气做好杂草化除工作,以保证化除效果和防止药害、冻害发生。

3.4理通三沟防渍害

田内沟:对未开沟田块,要及时进行机械补沟;对已开沟田块,要及时检查沟系质量,对冻融后出现的坍塌淤塞要及时清理。田外沟:广泛宣传发动,及时进行外三沟的疏通清理,确保内外沟系配套,做到水能排、渍能降,从而提高作物根系活力。

4小结

淮南地区2013年的秋播工作动手早、行动快,播栽基础较好。由于播后长时间少雨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导致田块间苗情差异较大,适期播种小麦长势良好,基本实现了壮苗目标;但迟播田块小麦,出苗难、齐苗晚、长势较弱。为充分利用好越冬期间的温光资源,促进苗情转化,应结合实际,以降渍、防冻、促平衡为重点,强化分类指导,狠抓田管措施,及时补工补肥,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明年夏熟丰产和丰收夯实基础。

5致谢

本项技术的集成得到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2097)]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与防灾减灾技术集成与推广、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2BAD04B08,2013BAD07B09)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