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病菌的检疫及防治

发布日期:2018-12-28 21:34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上极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194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在许多大豆生产国相继发生。1995年被我国确定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目前,大豆疫霉根腐病在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二十多个国家的大豆主产区均有发生,每年给全球大豆生产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从上述地区进口大豆的增加,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也陆续发现有大豆疫霉菌的危害。现将该病的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典型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检疫及防治介绍如下:

一、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该病菌寄生专性化较强,主要侵染大豆。此外,还可为害羽扁豆、菜豆、豌豆、双花扁豆、红花、欧芹、甜菜、菠菜、胡萝卜、马铃薯、番茄、甘蔗、甜三叶草等。

大豆在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造成苗前种子腐烂和苗后幼苗猝倒,成株期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近地面茎上产生较大的黑褐色病班,维管束变褐坏死,植株枯萎死亡。

二、大豆疫霉菌的典型症状

萌发期症状:下胚轴和根部出现水渍状,最初为红色,后逐渐转为褐色、缢缩,最后变为黑褐色,子叶不张开。严重时,出土前就失去活力,枯萎腐烂。

幼苗期症状:根部出现水渍状,逐渐变为褐色至黑褐色,最后腐烂;在真叶出现以后至复叶出现之前,病菌侵染下胚轴出现水渍状病斑,最初为红色,逐渐转为褐色、缢缩,最后变为黑褐色;病菌侵染茎部,在茎节处出现水渍状褐斑,向上、向下扩展,病部绕缩,最后变为黑褐色,病健交界处明显;引起病部及以上部位的叶片萎蔫,下垂,顶梢低头下弯,最终整株枯死,叶片不脱落。

成株期症状:根部症状:病部出现水渍状,逐渐变为褐色至黑褐色,最后腐烂,根系不旺盛,逐渐衰败;引起植株生长缓慢,明显矮化,严重时,整株叶片从下部开始向上部萎蔫,叶柄缓慢下垂,与茎秆成八字形,顶端生长点低垂下弯,最终枯萎死亡,叶片不脱落。

茎枝症状:在中上部的茎节处出现水渍状褐斑,逐渐向上、向下扩展,病健交界处明显,如果病情恶化时,病部进一步扩展,最后变为黑褐色,否则,病部转为红褐色,不扩展;病情严重时,引起病部及其以上部位的叶片萎蔫,叶柄缓慢下垂,与茎秆成八字形,顶梢低头下弯,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整株逐渐枯萎死亡,叶片不脱落,否则,对植株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叶片症状:一般不侵染大豆叶片,但偶尔因暴雨使病原飞溅至幼嫩叶片上造成侵染,使叶片黄化枯萎;湿度大时,病害可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叶柄基部与茎秆连接处受侵染后,出现褐色病斑,溢缩,叶柄下垂;叶片萎蔫,干枯,但不脱落;若是在叶柄端部与叶片连接处受到侵染,出现褐色病斑,溢缩,但叶柄不下垂;也引起叶片萎蔫,干枯,叶片不脱落。豆荚症状:幼嫩的豆荚受到侵染后会枯萎发黄,最后脱落。荚皮出现水渍状向下凹陷的褐斑,并且逐步扩展成不规则的病斑,病健交界处明显,籽粒发育不良,最后形成瘪荚、瘪粒。种子症状:受侵染的种子干瘪、不饱满。

大豆疫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区别

其它病菌引起的根腐病:植株被侵染后,主根生长缓慢,比健康植株的主根生长弱,形成主根与须根区别不明显,但该病在根部不产生病斑及腐烂症状,因此可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进行区别。

菌核病:植株被侵染后期,维管束中空、干枯,维管束内没有菌核,茎部很少见到白色霉层,可区别于大豆疫霉根腐病。

水淹涝灾:由于大豆疫病一般发生于低洼地、内涝地、过水地,而水淹的植株也会出现八字形下垂的叶片,因此调查时经常与水淹的植株相混淆。此时要检查主茎上有没有病斑,生长点是否萎蔫并呈弧形下垂,最关键的是维管束颜色是否为粉红色或红褐色,若有以上症状的即为大豆疫霉根腐病。

三、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该病初侵染源,游动孢子则是在作物生长季节中病害的主要传播方式,依靠雨水进行传播。带有病菌的土壤被风雨吹或溅到大豆上能引致初侵染,积水土中的游动孢子遇上大豆根以后,先形成休止孢子,后萌发侵入,产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蔓延,形成球状或指状吸器汲取营养,同时还可形成大量卵孢子。土壤中或病残体上卵孢子可存活多年。卵孢子经30天休眠才能发芽。湿度高或多雨天气、土壤粘重,易发病。重茬地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