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穗的症状、诱发条件与防控措施

发布日期:2018-12-31 00:53

一、症状水稻移栽后主蘖过早抽穗,在同一丛内,有的抽穗,有的孕穗,有的正在长蘖。发生早穗的稻田,早的移栽后10多天,迟的一个月左右,主穗就开始抽出。症状表现为株叶形态改变,主蘖瘦弱,高矮不齐,顶叶特长似野鸡尾。轻微早穗一般减产5—10%,特重早穗减产50%左右。

二、诱发条件由于受不正常气候条件和不科学栽培管理的影响,石林县水稻早穗现象时有发生。发生早穗品种主要是楚粳27号、28号,其中以楚粳27号发生最早、最重。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核实,引发水稻早穗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秧苗素质差:移栽后缓苗期长,分蘖推迟,主穗形成早穗。(二)秧龄过长:主茎在秧田期间,幼穗已经开始分化或形成,移栽后过早抽穗形成早穗。(三)气候影响:气温高,日照充足,导致生育进程加快,主茎提前进入生殖生长形成早穗。(四)栽培管理不当:插秧过深,深水管理,缺肥缺氧形成早穗。

三、防控措施(一)更新品种:由于楚粳27、28号在石林县已种植多年,在遇到不正常气候条件的年份,表现出抗病性差、倒伏严重、早穗突出等不良现象,难以实现高产稳产。因此,品种应更新为楚粳系列其他品种或云更系列品种。(二)培育带蘖壮秧:按照塑料软盘旱育水稻秧技术操作,培育好带蘖壮秧。一是秧苗生长健壮,苗体有弹性,叶片宽厚挺健,叶鞘短,基部粗扁,带有三个以上分蘖。二是秧苗生长整齐旺盛,个体间差异小,叶色深绿,苗高适中,无病虫。三是根系发达,根粗、短、白,无黑根。(二)浅水浅插:移栽时做到浅水浅插,秧苗入泥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三)合理密植:实行蜂巢式栽插,行距为26公分、株距13-14公分,亩栽1.8-2万丛,每丛栽2苗,每亩基本苗3.6-4万苗。(四)合理施肥:施肥要以农家肥、底肥为主,施肥量应以前作的不同而定,并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采用农家肥及氮、磷、钾配合施用。(五)田间管理:管理的重点是浅水分蘖,适水孕穗。移栽后水深以盖泥为适,够苗晒田。出现早穗,应及时撤水晒田,复水后根据苗情状况亩施尿素5-8公斤,并保持浅水,保证分蘖的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分蘖穗在产量构成中的主要作用,用分蘖穗来弥补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