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大豆生产技术

发布日期:2018-12-31 07:16

第一节概述

一、无公害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兼有粮食、饲料和绿肥等多种用途。随着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大豆的需求量日俱增加。大豆子粒中约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20%的脂肪和30%的碳水化合物。大豆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大豆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安基酸,生物价高,属“完全蛋白质”,易被吸收,故大豆素有“植物肉”之称,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大豆淀粉含量低,主要含乳糖、蔗糖和纤维素,是糖尿病患者的低淀粉食物。大豆含钙比小麦高12倍,含磷高2倍,含铁高2.6倍,这些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同缺少的元素。大豆油富含脂溶物质,只含有胆醇和脂醇乙胆固醇,所以食用大豆油可以防止血管硬化。大豆制油后的豆饼或豆粕是优质的动物饲料。大豆茎杆中含有3.4%的蛋白质,1.5%的脂肪,可作为牛、羊的青饲料或干饲料。

近年来,大豆的深加工,豆粕的深加工,制成各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保健品,欧美国家用脱脂粗豆粉和细豆粉与小麦混合,使面包的营养价值更优于标准面粉面包。我国大豆有较好的出口优势,每年能为国家创汇2亿多美元。

大豆的残根和落叶等有机质回归土壤,生育期间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大豆是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物,大豆茬在养地和轮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大豆生产简况及无公害大豆的开发

大豆在我国栽培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北方和东北是春大豆的主要产区,常年占全国大豆总播面积54%。黑龙江省气候适于大豆生长,所产大豆品质好,著称于世界。1993年黑龙江省种植大豆266.7万公顷,平均单产为1500-1650公斤/公顷,高于全国单产水平。1985年以来,每年向国家交售定购大豆近10亿公斤,出口大豆100-120吨创汇2亿多美元,占全国大豆出口量的85-90%。

近几年,大豆生产随着品种更新、精量点播、配方施肥和农机、农艺结合的各种栽培模式的技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大豆生产水平的提高。1991年巴彦县2.67万公顷大豆,平均公顷产量达3000千克,1993年大豆高产大王张振创造每公顷大豆5142公斤的记录。但是,近几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猛增,使之重迎茬面积达43%,大豆病、虫危害加剧,品质下降,严重障碍着大豆生产的继续提高。这个问题已引起生产者和管理者的重视,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加以解决。

近几年来,随着无公害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发,无公害大豆的生产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无公害的豆粉及大豆色拉油等相继打入了国内外市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源,三江平原一带纷纷进行了无公害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第二节无公害大豆栽培技术

一、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的选择决定无公害大豆的产品质量,基地周边3km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2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浓度限制值,按GB9137-88执行;农田灌溉水质符合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土壤质量标准。

二、选地选茬及合理轮作

(一)选地

基地的土壤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耕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且具较好的排水、保水性能的中性土壤。大豆是直根系作物,主根入土可达1米深,侧根水平分布可达50厘米,根上着生许多根瘤,根瘤菌是好气性微生物,因而要求耕层疏松深厚,通透性好。

(二)选茬

1、对前茬的要求

种植无公害大豆,要选择玉米、小麦为前茬。高产经验说明,选择小麦、玉米等肥茬种大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麦茬收获早,有利早整地和积蓄土壤水分,并利于消灭杂草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小麦与大豆根系形态分布不同,通过换茬可调节耕层养分的合理利用。玉米的施肥量大,生育期间多次中耕除草,土松草少,残肥多,因而玉米茬能较好地为大豆提供“隔年肥”。

2、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大豆重茬(指连作),迎茬(指隔年作)种植,易出现大豆茎叶早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一般情况下,重茬大豆比正茬大豆要减少20-30%,高的达50%,迎茬减产5%-22%。土壤肥力高,减产幅度小;土壤肥力低,减产幅度大,特别是干旱低肥地区减产更为严重。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1)病虫草害严重、迎茬地块的土壤中,危害大豆的病菌多,害虫基数高,伴生杂草、寄生杂草感染严重。如大豆菌核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伴生杂草苍耳、寄生杂草莞丝子等都会随重迎茬而加重对大豆的危害。

(2)养分单一消耗

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大豆,由于过度消耗某些养分,破坏养分平衡,特别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偏少,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大豆育能期间,根系分泌某种酸性物质,与土壤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如亚铁盐类,使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减少,固氮力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另外,由于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腐解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上有很大变化,重茬大豆地镰刀菌占优势,可侵染豆根,导致根腐病,影响大豆生育。

(三)合理轮作

当前,黑龙江省主要轮作方式:豆麦产区实行三区轮作:小麦-小麦-大豆;小麦-大豆-谷子;大豆-谷子-玉米;中部、中南部地区实行四区轮作:大豆-杂粮-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杂粮;小麦-大豆-谷子-玉米;玉米-玉米-大豆-谷子;马铃薯-小麦-大豆-谷子;大豆最多不应超过粮豆薯旱作作物的1/3。

三、耕松整地与施基肥

(一)耕松整地

大豆生产常用深松、平翻、耙茬(旋耕)、起垄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方法。

1、平播大豆在平播大豆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翻深为18-20厘米。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3厘米土块应少于3个。耙茬深度为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秋翻地或耙茬深松地块,均应达到待播状态。

有深翻、深松基础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

春整地时,要做到耙、耢、播、压连续作业。

2、垄播大豆麦茬伏、秋翻后,深松起垄或搅麦茬起垄。垄向要直,50米垄长,直线度误差5厘米,垄距误差2厘米,垄幅误差3厘米。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高度18厘米,垄高误差2厘米,搅麦茬作业,起垄前灭茬,第一遍破土浓度12厘米,第二遍破垄,合成新垄。

春整地的玉米茬,刨净茬子后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并将茬坑耢平,达到待播状态。

(二)施基肥

1、大豆对养分的要求

大豆在其一生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及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每生产100千克籽实从土壤中吸收氮素6.6千克,磷素1.3千克,钾素1.8千克。形成相等的产量,大豆吸收氮、磷、钾的量比禾谷类作物多,需磷量是1.3-1.68倍;需钾量是1.29-1.64倍。大豆植株中25-87%的氮素来自于根瘤固氮的氮素,还有13-75%的氮素要通过施肥加以补充。

大豆是需磷较多的作物,苗期对磷表现敏感,磷素不足,营养器官的生长受到抑制,合理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明显。为了获得较高产量,还应注重补施钾肥。

钼是根瘤固氮酶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钼具有促进大豆植株氮素代谢和根瘤发育的功能,因此要注意施用钼肥。当钼含量在0.01ppm以下时,施钼增产显著。

2、施基肥

生产无公害大豆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农肥作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万千克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施入,常年培肥地力,可显著提高产量。基肥施用方法因整地方法和施肥量而定,施肥量大,平播大豆,可在耕地或耙地前撒施;施肥量小,垄作地块,于起垄时施于垄底,再扣垄或破垄夹肥。

四、播种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择优良品种

首先根据当地的无霜期,选择生育期相适应的品种。其次根据土壤肥力,选择不同耐肥性的品种,肥地选用秆强不倒的品种;薄地选用耐瘠薄、适应性广的品种。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品种。盐碱地区,应选用有一定耐盐碱能力的品种;干旱地区,应选用中粒型品种;孢囊线虫重发区宜选用抗病品种;经常发生雹灾的地区应选用分枝力高,再生力强的品种。也要根据栽培方式选用不同类型品种,如穴播栽培选用植株高大繁茂,秆强不倒的品种。使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要做到来年更新一次。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种子含水量13%,使种子质量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3、种子处理

(1)根瘤菌拌种,用根瘤菌拌种是一项具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技术。按每公顷用种量拌750毫升菌剂,在避光条件下均匀拌种。拌种后不能混用杀菌剂,阴干后24小时内播种。

(2)钼酸铵拌种,微肥拌种应以土壤化验结果为依据,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5毫克/千克时,每千克种子用0.5克钼酸铵,溶于20毫升水中,然后洒在大豆种子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二)种植密度

黑龙江省大豆每平方米25株,成荚600个,成粒1600粒,百粒重20克,是获得每公顷3000千克产量的群体结构。大豆合理种植既要考虑到群体产量高,又要考虑到个体生育良好,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光能、地力。

1、品种特性与密度

早熟品种,独秆型品种,披针形叶的品种,株型收敛、繁茂性差,宜密植;反之,晚熟品种,分枝型品种,卵形叶的品种和分枝或叶张开角度大的品种,个体所需空间大,宜稀植。

2、土壤肥力与密度

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个体生长量小,稀植不利插墒封垄,地力、光能利用率低,产量低。土壤肥沃,密度过大,个体生育过于繁茂,群体内光照不足,徒长倒伏,落花落荚,产量也不高,因此,种大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3、生产条件与密度

肥水条件好,个体生育繁茂的,应适当稀一些;肥水条件差,个体生育缓慢,植株矮小的,应适当密一些;进行苗耙、化学除草、作业次数多的地块,密度应适当增大。

总之,各地条件不一,种植密度也不同。一般北部地区多以30-40万株/公顷,中南部地区25-35万株/公顷。穴播栽培大豆,群体内通透性好,个体生产力高,保苗21-24万株/公顷为宜。

(三)适时播种确保全苗

1、播种时期

大豆播种期应依气候、品种、土质和土壤墒情等因地制宜加以确定。一般在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稳定通过8℃时为播种适期。

正常年份,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最晚不得迟于5月20日。东部、北部地区5月1日至15日播种,不得迟于5月末。旱年,播期提前;涝年,播期拖后。播种顺序一般先播岗地,后播平地、洼地抢墒情,先播阳坡,后播阴坡;先播晚熟品种,后播早熟品种;先播种子田,再播高产田,最后播一般田。总之,以不受晚霜的冻害为度,充分利用无霜期的有效积温,适时早播,缩短播期,一次播种保全苗。

2、播种方法

按耕作方法分平播和垄播两类;按种子入土及植株在田间的排列和配置划分双条精密播和穴播两类。当前,推广的“垄三”栽培法。“永常”栽培,都属于垄上的双条精密播种的范畴。

(1)窄行密植条播亦称缩垄增行播法,适于有深耕基础,排水良好的地块,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科学管理好的生产单位,都可以采用小于50厘米的行距。生产上利用24行或48行谷物播种机播种,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为防止中耕机车作业伤苗、压苗,应按一定间隔留链轨道。此法高产的机理是:个体分布趋于均匀,营养面积相对扩大,单位耕地面积内增加了绿色面积,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播种时机械作业效率高,抢农时,保墒好。

(2)60厘米双条平播

又称平播后起垄法,即在平播基础上,田间管理时起垄。秋耕地块,耕前或整地前施用基肥,整平耙细播种。也可选择有深耕基础的玉米茬,春耙茬后播种。一般保苗为30-35万株/公顷,最高保苗达40万株/公顷。

(3)垄上22条精密播种精密播系指在秋耕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或春季顶浆起垄的基础上,利用精密播种机,种子定量、定位播种方法。一般垄距70厘米,小行距10-12厘米,保苗30-35万株/公顷。这种播法省种、保墒、保苗;种、肥分层、播深一致;植株分布等距、不用间苗;深施肥、开沟、播种、覆土连续作业,有利于一次播种保全苗。(4)等距穴播选高大繁茂的品种,人工或利用机具,在垄上按相等穴距,穴内定株播种的方法。一般行距60-70厘米,穴距18-20厘米,每穴3-4株。要秋起垄、秋深松垄底、秋深施肥、或在春季顶浆起垄施肥的基础上,适时播种,加强管理,防止后期脱肥。等距穴播省种、好管、高产。

(5)“垄三”栽培法亦称“三垄”栽培模式。所谓“垄三”即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化三种新技术:垄体(台、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垄体内在深松同时分层深施底肥,垄上双条精量点播,同时施用种肥,后期看苗追肥。推广过程中必须和其他栽培技术相互配合。选地平土碎,田间清洁,墒情适宜,上年秋施肥,秋起垄地块,耕松25-30厘米深,因地制宜打破犁底层或白浆土层的深度。按70厘米行距起垄,砻体为8-10厘米左右,镇压后垄面宽38-40厘米。做到上下两层施肥,上层施在种下3-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的1/3,下层施在种下12-1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的2/3,种子要清洁,粒形均匀一致,种子清洁率和发芽率高,垄上双条精量播种行距为10-15厘米,镇压后的播深为4-5厘米。为保证播深一致,杜绝垄体有夹干土,可随播后依墒情及时镇压。每公顷施肥量少于120千克时,应相对集中施肥为好。

“垄三”栽培法,使大豆获得高产,具体表现为:第一,有良好的耕层结构。垄体、垄沟深松打破犁底层,解决大豆生育中的土地硬、板结的问题。深松垄体创建了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建立了土壤水库。为土壤增温、抗旱、耐涝创造适宜的条件。第二,肥料利用率高,分层深施肥、防止种、肥同位,避免了肥料对种苗的危害。延缓化肥转化速度,延长供肥时间,防止生育后期脱肥减产。第三,垄上精量播种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豆缺苗断条,疏密不匀的问题,实现了单株管理、群体结构合理,提高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了产量。

3、播种量:

无公害大豆播种量按下列公式

每公顷计划保苗株数百粒重(克播种量=种子间用价1000100(1-田间损失率)洊(千克/公顷)

公式中的田间损失率,依各地生产实际确定,一般为10-15%,一般来讲60厘米行距,公顷播量为70千克,公顷保苗30-40万株;45-50厘米行距,公顷播量为80千克,公顷保苗35-40万株。

4、施种肥

大豆苗期除生长茎叶外,主要是形成大量的根系,并在其上形成根瘤。大豆苗期虽吸收磷肥的数量不多,但由于磷对大豆根系和根瘤的特殊作用,此期施磷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土壤中缺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生产上常于播种时同时施磷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12.5千克。垄作时,种肥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或分层施于种下7厘米和14厘米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5、播种深度

播种深浅对出苗和壮苗有一定影响,为达到出苗早、出苗壮,一般播深应在4-5厘米,不能浅于4厘米。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要浅播些;疏松的沙丘土,可播深些,粘质土可播浅些;土壤含水量充足的,播深可浅些,水分少时,可适当深些。总之,种子要落在湿土上,播深一致。6、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能起保墒作用。土壤水分适宜时,随播镇压,如播后降雨可暂缓镇压。

五、田间管理

在大豆的生育期间,必须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清除田间杂草、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土壤、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一)查苗补种与间苗

为保证全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补种;也可利用田间预播苗补栽,补种补栽要坐水,尽可能地使补种苗与原苗生长一致。

播量过大或非精密播种的地块,子叶展平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40-50厘米行距,每100厘米要求留苗21-24株。定苗同时用小扒锄除掉苗眼苗,结合进行松土培根。在间苗时应注意尽可能拔掉弱苗、病苗和小苗,留下壮苗。

(二)深松与中耕除草

中耕其目的在于除掉田间杂草和破除地面板结。其次是培土。大豆苗期地上部生长缓慢,易受草害,为保证植株正常发生发育,防止草荒,必须及时除草。在除草同时破除地面板结,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和增加土壤透气性的作用。

1、铲前趟一犁

适用平播和垅作,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达到灭草、活土、提温放寒的目的。

2、趟蒙头土

此法多用于垅作地块,一般当大豆子叶刚出土,大部分子叶尚未展开时进行。用大犁或机引铲趟机进行趟地,要求将松土蒙土垅上2厘米厚(子叶顶瓣时不怕土压),经2-3天豆仍可长出地面,而苗眼草则被盖死。这项作业能较好地起到消灭苗眼草和松土保墒作用。

3、苗期深松与中耕除草

除春旱年份外,可在大豆第一夏叶期进行深松,深度为20-25厘米。第一次中耕在苗高8-12厘米时进行,耕度不少于15厘米,培土不超过子叶痕为宜,趟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结束后10天左右进行,耕深10-12厘米,培土不超过初生真叶节。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耕深10厘米,培土不应超过第一复叶节,趟成方头垄。

(三)追肥

1、苗期追肥

没施种肥的地块,结合铲头遍时,追尿素75千克/公顷或硝酸铵112.5千克/公顷。

2、叶面追肥

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4克,溶于500千克水中喷施。

(四)主要大豆虫害的防治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上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虫害。在黑龙江省每年虫食率为10-20%,甚至30-40%,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大豆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消灭大豆食心虫。

1、8月中旬,发现大豆食心虫时,公顷放置赤眼蜂卵长30-45片。

2、利用白僵菌,每亩用菌剂0.5-0.65千克,拌细土6千克,在幼虫脱荚期(9月上、下旬)撒施地面。

(五)施肥及防治病虫草害应坚持的原则:

无公害大豆生产中施肥必须坚持有机肥为主,以底肥为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施用无公害化肥的原则;无公害大豆生产防治病虫草害应坚持以对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有机化学农药为重点的原则。

(六)施肥及防治病、虫、草害中应注意的问题:

生产无公害大豆对化肥、有机肥及农药的使用,要遵照无公害技术的要求:

1、选用允许使用的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种类,允许使用尿素及其它含氮复合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2、选用的肥料品种必须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肥料规定的标准。

3、化肥与有机肥必须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1为宜。距收获期一个月之内不允许施肥。

4、除秸秆还田外,其他有机肥应做到无害化处理和充分腐熟后施用,以防止对土壤和农产品污染。

5、禁止使用一些成分不清楚的较复杂的城镇、医院、工业有害的垃圾作肥料。

6、尽可能避免秸秆烧灰还田的做法,提倡秸秆粉碎还田。

7、生产无公害大豆所需的有机肥料,原则上就地积造。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对外进有机肥、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确认符合标准后才能使用。

8、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限定农药品种用药量,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有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禁用的农药。通过选择生产用地和加强对基地管理,避免邻田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

(六)灌溉

大豆需水较多,比小麦、高梁、谷子等多0.4-1倍以上。大豆各生育期需水量不同,要分别依据各期情况,采取相应灌溉措施。

幼苗期,需水较少,约占总需水量20%左右。此期主要是蹲苗扎根,土壤水分过多,地温低,不利于根系发育和根瘤的形成,因此,此期如不特别干旱不宜灌水。

开花结荚期,需水量最多,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50%以上。此期是大豆需水临界期,如出现土壤干旱必须进行灌水。

鼓粒期,植株已完全转入生殖生长期,吸收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此期水分充足有利于加速体内物质运转,促进鼓粒,如遇干旱易造成植株早衰,降低粒重。如若此期遇涝,则易贪青晚熟。

根据大豆各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特点和当时的气象、土壤水分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灌溉和排涝。黑龙江省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正值雨季,所以生产上除特殊干旱年份外,一般很少进行灌溉。

大豆灌水方法,可采用沟灌,特别在垅作情况下,沟灌简便易行。沟灌可逐沟灌水,也可采取隔沟灌水方法,后者对地温影响小,利于大豆生长。但在严重干旱情况下,需水量大,必须采用逐沟灌溉法。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以提高地温,促进大豆生长。

喷灌是最理想的灌水方法,既省水又不受地形、地势的限制,特别是在大豆窄行平播情况下,采用喷灌更好。但此法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无公害大豆灌溉用水,必须选用清洁的水源,灌溉水的各种指标要符合国家灌溉水标准。

六、收获

(一)大豆种子成熟的特征

1、生理成熟期大豆主茎上的任何一节的豆荚均达成熟颜色,就标志着全株已达到生理成熟。

2、农业成熟期完熟期就是农业成熟期,表现为茎杆变褐,叶及叶柄全部脱落,用手动摇植株,种子在荚内发出响声,种子已经归圆变硬。

(二)大豆收获期由于各地的收获方法不同,具体收获时间不一。收获过早,子粒尚未成熟,脱粒困难,百粒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收获过晚,荚裂籽落,损失大,且影响种子质量。

大豆种子表现收缩,叶片大部变黄并开始脱落,茎下部呈黄褐色。此为进入黄热期。茎杆变成褐色,叶柄脱落,种子有光泽,植株摇铃,此为进入完全成熟。当田间10%的植株叶片尚未脱落,有70-80%的植株叶柄已经脱落时,荚与粒间白膜消失,是人工收割的最佳时期。植株叶柄全部脱落,种子变硬的完熟期,是机械收获的适宜期。

(三)收获方法

1、人工收获应在植株尚有较高含水量不易炸荚时进行,做到割茬低,不丢技,不掉荚,放铺规整,及时拉打,使损失率小于2%。

2、机械收获有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二类

分段收获在黄熟期末进行,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机械收获要求割茬高5厘米,不留底荚。分段收放补角度与行向呈30度角,豆枝间搭接,防止拾禾掉枝,分段收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收割损失不超过1%,拾禾损失不超过2%,割后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5%以下时,要及时拾禾脱粒。联合收获综合损失不超过4%,收割损失不超过2%,脱粒损失不超过2%,破碎粒不超过3%。

收获时,要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确保无公害大豆与普通大豆不混杂。

七、无公害大豆质量

对优质的无公害大豆成品的要求是:

1、破碎率不超过2%;

2、杂质率不超过1%;

3、虫口率不超过1%;

4、青豆率不超过2%;

5、含水量在15%以下。对无公害大豆生产的全过程要作档案记载,以备查阅。

第一节概述

一、无公害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兼有粮食、饲料和绿肥等多种用途。随着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大豆的需求量日俱增加。

大豆子粒中约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20%的脂肪和30%的碳水化合物。大豆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大豆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安基酸,生物价高,属“完全蛋白质”,易被吸收,故大豆素有“植物肉”之称,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大豆淀粉含量低,主要含乳糖、蔗糖和纤维素,是糖尿病患者的低淀粉食物。大豆含钙比小麦高12倍,含磷高2倍,含铁高2.6倍,这些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同缺少的元素。大豆油富含脂溶物质,只含有胆醇和脂醇乙胆固醇,所以食用大豆油可以防止血管硬化。大豆制油后的豆饼或豆粕是优质的动物饲料。大豆茎杆中含有3.4%的蛋白质,1.5%的脂肪,可作为牛、羊的青饲料或干饲料。近年来,大豆的深加工,豆粕的深加工,制成各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营养保健品,欧美国家用脱脂粗豆粉和细豆粉与小麦混合,使面包的营养价值更优于标准面粉面包。我国大豆有较好的出口优势,每年能为国家创汇2亿多美元。

大豆的残根和落叶等有机质回归土壤,生育期间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大豆是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物,大豆茬在养地和轮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大豆生产简况及无公害大豆的开发

大豆在我国栽培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北方和东北是春大豆的主要产区,常年占全国大豆总播面积54%。黑龙江省气候适于大豆生长,所产大豆品质好,著称于世界。1993年黑龙江省种植大豆266.7万公顷,平均单产为1500-1650公斤/公顷,高于全国单产水平。1985年以来,每年向国家交售定购大豆近10亿公斤,出口大豆100-120吨创汇2亿多美元,占全国大豆出口量的85-90%。

近几年,大豆生产随着品种更新、精量点播、配方施肥和农机、农艺结合的各种栽培模式的技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大豆生产水平的提高。1991年巴彦县2.67万公顷大豆,平均公顷产量达3000千克,1993年大豆高产大王张振创造每公顷大豆5142公斤的记录。但是,近几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猛增,使之重迎茬面积达43%,大豆病、虫危害加剧,品质下降,严重障碍着大豆生产的继续提高。这个问题已引起生产者和管理者的重视,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加以解决。

近几年来,随着无公害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发,无公害大豆的生产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无公害的豆粉及大豆色拉油等相继打入了国内外市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源,三江平原一带纷纷进行了无公害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第二节无公害大豆栽培技术

一、基地选择生产基地的选择决定无公害大豆的产品质量,基地周边3km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2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浓度限制值,按GB9137-88执行;农田灌溉水质符合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土壤质量标准。

二、选地选茬及合理轮作

(一)选地基地的土壤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耕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且具较好的排水、保水性能的中性土壤。大豆是直根系作物,主根入土可达1米深,侧根水平分布可达50厘米,根上着生许多根瘤,根瘤菌是好气性微生物,因而要求耕层疏松深厚,通透性好。

(二)选茬

1、对前茬的要求种植无公害大豆,要选择玉米、小麦为前茬。高产经验说明,选择小麦、玉米等肥茬种大豆,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麦茬收获早,有利早整地和积蓄土壤水分,并利于消灭杂草和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小麦与大豆根系形态分布不同,通过换茬可调节耕层养分的合理利用。玉米的施肥量大,生育期间多次中耕除草,土松草少,残肥多,因而玉米茬能较好地为大豆提供“隔年肥”。

2、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大豆重茬(指连作),迎茬(指隔年作)种植,易出现大豆茎叶早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一般情况下,重茬大豆比正茬大豆要减少20-30%,高的达50%,迎茬减产5%-22%。土壤肥力高,减产幅度小;土壤肥力低,减产幅度大,特别是干旱低肥地区减产更为严重。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1)病虫草害严、迎茬地块的土壤中,危害大豆的病菌多,害虫基数高,伴生杂草、寄生杂草感染严重。如大豆菌核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伴生杂草苍耳、寄生杂草莞丝子等都会随重迎茬而加重对大豆的危害。

(2)养分单一消耗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大豆,由于过度消耗某些养分,破坏养分平衡,特别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偏少,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3)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大豆育能期间,根系分泌某种酸性物质,与土壤反应形成有毒物质,如亚铁盐类,使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减少,固氮力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另外,由于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腐解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上有很大变化,重茬大豆地镰刀菌占优势,可侵染豆根,导致根腐病,影响大豆生育。(三)合理轮作当前,黑龙江省主要轮作方式:豆麦产区实行三区轮作:小麦-小麦-大豆;小麦-大豆-谷子;大豆-谷子-玉米;中部、中南部地区实行四区轮作:大豆-杂粮-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杂粮;小麦-大豆-谷子-玉米;玉米-玉米-大豆-谷子;马铃薯-小麦-大豆-谷子;大豆最多不应超过粮豆薯旱作作物的1/3。三、耕松整地与施基肥

(一)耕松整地大豆生产常用深松、平翻、耙茬(旋耕)、起垄相结合的土壤耕作方法。

1、平播大豆在平播大豆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翻深为18-20厘米。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3厘米土块应少于3个。耙茬深度为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秋翻地或耙茬深松地块,均应达到待播状态。

有深翻、深松基础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耙、耢、播、压连续作业。

2、垄播大豆麦茬伏、秋翻后,深松起垄或搅麦茬起垄。垄向要直,50米垄长,直线度误差5厘米,垄距误差2厘米,垄幅误差3厘米。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高度18厘米,垄高误差2厘米,搅麦茬作业,起垄前灭茬,第一遍破土浓度12厘米,第二遍破垄,合成新垄。春整地的玉米茬,刨净茬子后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并将茬坑耢平,达到待播状态。

(二)施基肥

1、大豆对养分的要求大豆在其一生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及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每生产100千克籽实从土壤中吸收氮素6.6千克,磷素1.3千克,钾素1.8千克。形成相等的产量,大豆吸收氮、磷、钾的量比禾谷类作物多,需磷量是1.3-1.68倍;需钾量是1.29-1.64倍。大豆植株中25-87%的氮素来自于根瘤固氮的氮素,还有13-75%的氮素要通过施肥加以补充。

大豆是需磷较多的作物,苗期对磷表现敏感,磷素不足,营养器官的生长受到抑制,合理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明显。为了获得较高产量,还应注重补施钾肥。

钼是根瘤固氮酶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钼具有促进大豆植株氮素代谢和根瘤发育的功能,因此要注意施用钼肥。当钼含量在0.01ppm以下时,施钼增产显著。

2、施基肥生产无公害大豆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农肥作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万千克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施入,常年培肥地力,可显著提高产量。

基肥施用方法因整地方法和施肥量而定,施肥量大,平播大豆,可在耕地或耙地前撒施;施肥量小,垄作地块,于起垄时施于垄底,再扣垄或破垄夹肥。

四、播种(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择优良品种首先根据当地的无霜期,选择生育期相适应的品种。其次根据土壤肥力,选择不同耐肥性的品种,肥地选用秆强不倒的品种;薄地选用耐瘠薄、适应性广的品种。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品种。盐碱地区,应选用有一定耐盐碱能力的品种;干旱地区,应选用中粒型品种;孢囊线虫重发区宜选用抗病品种;经常发生雹灾的地区应选用分枝力高,再生力强的品种。也要根据栽培方式选用不同类型品种,如穴播栽培选用植株高大繁茂,秆强不倒的品种。使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要做到来年更新一次。

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净度达到99%,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种子含水量13%,使种子质量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3、种子处理

(1)根瘤菌拌种,用根瘤菌拌种是一项具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技术。按每公顷用种量拌750毫升菌剂,在避光条件下均匀拌种。拌种后不能混用杀菌剂,阴干后24小时内播种。

(2)钼酸铵拌种,微肥拌种应以土壤化验结果为依据,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5毫克/千克时,每千克种子用0.5克钼酸铵,溶于20毫升水中,然后洒在大豆种子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二)种植密度黑龙江省大豆每平方米25株,成荚600个,成粒1600粒,百粒重20克,是获得每公顷3000千克产量的群体结构。大豆合理种植既要考虑到群体产量高,又要考虑到个体生育良好,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光能、地力。

1、品种特性与密度早熟品种,独秆型品种,披针形叶的品种,株型收敛、繁茂性差,宜密植;反之,晚熟品种,分枝型品种,卵形叶的品种和分枝或叶张开角度大的品种,个体所需空间大,宜稀植。2、土壤肥力与密度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个体生长量小,稀植不利插墒封垄,地力、光能利用率低,产量低。土壤肥沃,密度过大,个体生育过于繁茂,群体内光照不足,徒长倒伏,落花落荚,产量也不高,因此,种大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3、生产条件与密度肥水条件好,个体生育繁茂的,应适当稀一些;肥水条件差,个体生育缓慢,植株矮小的,应适当密一些;进行苗耙、化学除草、作业次数多的地块,密度应适当增大。

总之,各地条件不一,种植密度也不同。一般北部地区多以30-40万株/公顷,中南部地区25-35万株/公顷。穴播栽培大豆,群体内通透性好,个体生产力高,保苗21-24万株/公顷为宜。

(三)适时播种确保全苗

1、播种时期大豆播种期应依气候、品种、土质和土壤墒情等因地制宜加以确定。一般在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稳定通过8℃时为播种适期。

正常年份,黑龙江省中部和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最晚不得迟于5月20日。东部、北部地区5月1日至15日播种,不得迟于5月末。旱年,播期提前;涝年,播期拖后。播种顺序一般先播岗地,后播平地、洼地抢墒情,先播阳坡,后播阴坡;先播晚熟品种,后播早熟品种;先播种子田,再播高产田,最后播一般田。总之,以不受晚霜的冻害为度,充分利用无霜期的有效积温,适时早播,缩短播期,一次播种保全苗。

2、播种方法按耕作方法分平播和垄播两类;按种子入土及植株在田间的排列和配置划分双条精密播和穴播两类。当前,推广的“垄三”栽培法。“永常”栽培,都属于垄上的双条精密播种的范畴。(1)窄行密植条播亦称缩垄增行播法,适于有深耕基础,排水良好的地块,机械化生产水平高,科学管理好的生产单位,都可以采用小于50厘米的行距。生产上利用24行或48行谷物播种机播种,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为防止中耕机车作业伤苗、压苗,应按一定间隔留链轨道。此法高产的机理是:个体分布趋于均匀,营养面积相对扩大,单位耕地面积内增加了绿色面积,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播种时机械作业效率高,抢农时,保墒好。

(2)60厘米双条平播又称平播后起垄法,即在平播基础上,田间管理时起垄。秋耕地块,耕前或整地前施用基肥,整平耙细播种。也可选择有深耕基础的玉米茬,春耙茬后播种。一般保苗为30-35万株/公顷,最高保苗达40万株/公顷。

(3)垄上22条精密播种精密播系指在秋耕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或春季顶浆起垄的基础上,利用精密播种机,种子定量、定位播种方法。一般垄距70厘米,小行距10-12厘米,保苗30-35万株/公顷。这种播法省种、保墒、保苗;种、肥分层、播深一致;植株分布等距、不用间苗;深施肥、开沟、播种、覆土连续作业,有利于一次播种保全苗。(4)等距穴播选高大繁茂的品种,人工或利用机具,在垄上按相等穴距,穴内定株播种的方法。一般行距60-70厘米,穴距18-20厘米,每穴3-4株。要秋起垄、秋深松垄底、秋深施肥、或在春季顶浆起垄施肥的基础上,适时播种,加强管理,防止后期脱肥。等距穴播省种、好管、高产。

(5)“垄三”栽培法亦称“三垄”栽培模式。所谓“垄三”即在垄作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化三种新技术:垄体(台、底),垄沟分期间隔深松,垄体内在深松同时分层深施底肥,垄上双条精量点播,同时施用种肥,后期看苗追肥。推广过程中必须和其他栽培技术相互配合。选地平土碎,田间清洁,墒情适宜,上年秋施肥,秋起垄地块,耕松25-30厘米深,因地制宜打破犁底层或白浆土层的深度。按70厘米行距起垄,砻体为8-10厘米左右,镇压后垄面宽38-40厘米。做到上下两层施肥,上层施在种下3-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的1/3,下层施在种下12-15厘米,施肥量占总量的2/3,种子要清洁,粒形均匀一致,种子清洁率和发芽率高,垄上双条精量播种行距为10-15厘米,镇压后的播深为4-5厘米。为保证播深一致,杜绝垄体有夹干土,可随播后依墒情及时镇压。每公顷施肥量少于120千克时,应相对集中施肥为好。“垄三”栽培法,使大豆获得高产,具体表现为:第一,有良好的耕层结构。垄体、垄沟深松打破犁底层,解决大豆生育中的土地硬、板结的问题。深松垄体创建了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建立了土壤水库。为土壤增温、抗旱、耐涝创造适宜的条件。第二,肥料利用率高,分层深施肥、防止种、肥同位,避免了肥料对种苗的危害。延缓化肥转化速度,延长供肥时间,防止生育后期脱肥减产。第三,垄上精量播种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豆缺苗断条,疏密不匀的问题,实现了单株管理、群体结构合理,提高了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了产量。3、播种量:无公害大豆播种量按下列公式每公顷计划保苗株数百粒重(克)播种量=种子间用价1000100(1-田间损失率)洊(千克/公顷

公式中的田间损失率,依各地生产实际确定,一般为10-15%,一般来讲60厘米行距,公顷播量为70千克,公顷保苗30-40万株;45-50厘米行距,公顷播量为80千克,公顷保苗35-40万株。

4、施种肥大豆苗期除生长茎叶外,主要是形成大量的根系,并在其上形成根瘤。大豆苗期虽吸收磷肥的数量不多,但由于磷对大豆根系和根瘤的特殊作用,此期施磷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土壤中缺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生产上常于播种时同时施磷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12.5千克。垄作时,种肥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或分层施于种下7厘米和14厘米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5、播种深度播种深浅对出苗和壮苗有一定影响,为达到出苗早、出苗壮,一般播深应在4-5厘米,不能浅于4厘米。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要浅播些;疏松的沙丘土,可播深些,粘质土可播浅些;土壤含水量充足的,播深可浅些,水分少时,可适当深些。总之,种子要落在湿土上,播深一致。

6、播后镇压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能起保墒作用。土壤水分适宜时,随播镇压,如播后降雨可暂缓镇压。

五、田间管理在大豆的生育期间,必须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清除田间杂草、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土壤、追肥、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一)查苗补种与间苗为保证全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补种;也可利用田间预播苗补栽,补种补栽要坐水,尽可能地使补种苗与原苗生长一致。

播量过大或非精密播种的地块,子叶展平后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40-50厘米行距,每100厘米要求留苗21-24株。定苗同时用小扒锄除掉苗眼苗,结合进行松土培根。在间苗时应注意尽可能拔掉弱苗、病苗和小苗,留下壮苗。

(二)深松与中耕除草中耕其目的在于除掉田间杂草和破除地面板结。其次是培土。大豆苗期地上部生长缓慢,易受草害,为保证植株正常发生发育,防止草荒,必须及时除草。在除草同时破除地面板结,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和增加土壤透气性的作用。

1、铲前趟一犁适用平播和垅作,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达到灭草、活土、提温放寒的目的。

2、趟蒙头土此法多用于垅作地块,一般当大豆子叶刚出土,大部分子叶尚未展开时进行。用大犁或机引铲趟机进行趟地,要求将松土蒙土垅上2厘米厚(子叶顶瓣时不怕土压),经2-3天豆仍可长出地面,而苗眼草则被盖死。这项作业能较好地起到消灭苗眼草和松土保墒作用。

3、苗期深松与中耕除草除春旱年份外,可在大豆第一夏叶期进行深松,深度为20-25厘米。第一次中耕在苗高8-12厘米时进行,耕度不少于15厘米,培土不超过子叶痕为宜,趟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结束后10天左右进行,耕深10-12厘米,培土不超过初生真叶节。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耕深10厘米,培土不应超过第一复叶节,趟成方头垄。

(三)追肥

1、苗期追肥没施种肥的地块,结合铲头遍时,追尿素75千克/公顷或硝酸铵112.5千克/公顷。

2、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千克,加磷酸二氢钾1.54克,溶于500千克水中喷施。(四)主要大豆虫害的防治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上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虫害。在黑龙江省每年虫食率为10-20%,甚至30-40%,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大豆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消灭大豆食心虫。

1、8月中旬,发现大豆食心虫时,公顷放置赤眼蜂卵长30-45片。

2、利用白僵菌,每亩用菌剂0.5-0.65千克,拌细土6千克,在幼虫脱荚期(9月上、下旬)撒施地面。

(五)施肥及防治病虫草害应坚持的原则:

无公害大豆生产中施肥必须坚持有机肥为主,以底肥为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施用无公害化肥的原则;无公害大豆生产防治病虫草害应坚持以对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有机化学农药为重点的原则。

(六)施肥及防治病、虫、草害中应注意的问题:

生产无公害大豆对化肥、有机肥及农药的使用,要遵照无公害技术的要求:

1、选用允许使用的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种类,允许使用尿素及其它含氮复合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2、选用的肥料品种必须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肥料规定的标准。3、化肥与有机肥必须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1为宜。距收获期一个月之内不允许施肥。4、除秸秆还田外,其他有机肥应做到无害化处理和充分腐熟后施用,以防止对土壤和农产品污染。5、禁止使用一些成分不清楚的较复杂的城镇、医院、工业有害的垃圾作肥料。6、尽可能避免秸秆烧灰还田的做法,提倡秸秆粉碎还田。7、生产无公害大豆所需的有机肥料,原则上就地积造。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对外进有机肥、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确认符合标准后才能使用。8、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限定农药品种用药量,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有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禁用的农药。通过选择生产用地和加强对基地管理,避免邻田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六)灌溉大豆需水较多,比小麦、高梁、谷子等多0.4-1倍以上。大豆各生育期需水量不同,要分别依据各期情况,采取相应灌溉措施。幼苗期,需水较少,约占总需水量20%左右。此期主要是蹲苗扎根,土壤水分过多,地温低,不利于根系发育和根瘤的形成,因此,此期如不特别干旱不宜灌水。开花结荚期,需水量最多,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50%以上。此期是大豆需水临界期,如出现土壤干旱必须进行灌水。鼓粒期,植株已完全转入生殖生长期,吸收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此期水分充足有利于加速体内物质运转,促进鼓粒,如遇干旱易造成植株早衰,降低粒重。如若此期遇涝,则易贪青晚熟。根据大豆各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特点和当时的气象、土壤水分等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灌溉和排涝。黑龙江省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正值雨季,所以生产上除特殊干旱年份外,一般很少进行灌溉。大豆灌水方法,可采用沟灌,特别在垅作情况下,沟灌简便易行。沟灌可逐沟灌水,也可采取隔沟灌水方法,后者对地温影响小,利于大豆生长。但在严重干旱情况下,需水量大,必须采用逐沟灌溉法。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以提高地温,促进大豆生长。喷灌是最理想的灌水方法,既省水又不受地形、地势的限制,特别是在大豆窄行平播情况下,采用喷灌更好。但此法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条件。无公害大豆灌溉用水,必须选用清洁的水源,灌溉水的各种指标要符合国家灌溉水标准。六、收获(一)大豆种子成熟的特征1、生理成熟期大豆主茎上的任何一节的豆荚均达成熟颜色,就标志着全株已达到生理成熟。2、农业成熟期完熟期就是农业成熟期,表现为茎杆变褐,叶及叶柄全部脱落,用手动摇植株,种子在荚内发出响声,种子已经归圆变硬。(二)大豆收获期由于各地的收获方法不同,具体收获时间不一。收获过早,子粒尚未成熟,脱粒困难,百粒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低。收获过晚,荚裂籽落,损失大,且影响种子质量。大豆种子表现收缩,叶片大部变黄并开始脱落,茎下部呈黄褐色。此为进入黄热期。茎杆变成褐色,叶柄脱落,种子有光泽,植株摇铃,此为进入完全成熟。当田间10%的植株叶片尚未脱落,有70-80%的植株叶柄已经脱落时,荚与粒间白膜消失,是人工收割的最佳时期。植株叶柄全部脱落,种子变硬的完熟期,是机械收获的适宜期。(三)收获方法1、人工收获应在植株尚有较高含水量不易炸荚时进行,做到割茬低,不丢技,不掉荚,放铺规整,及时拉打,使损失率小于2%。2、机械收获有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二类分段收获在黄熟期末进行,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机械收获要求割茬高5厘米,不留底荚。分段收放补角度与行向呈30度角,豆枝间搭接,防止拾禾掉枝,分段收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3%,收割损失不超过1%,拾禾损失不超过2%,割后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5%以下时,要及时拾禾脱粒。联合收获综合损失不超过4%,收割损失不超过2%,脱粒损失不超过2%,破碎粒不超过3%。

收获时,要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确保无公害大豆与普通大豆不混杂。

七、无公害大豆质量

对优质的无公害大豆成品的要求是:

1、破碎率不超过2%;

2、杂质率不超过1%;

3、虫口率不超过1%;

4、青豆率不超过2%;

5、含水量在15%以下。

对无公害大豆生产的全过程要作档案记载,以备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