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出量是何因?

发布日期:2019-01-10 14:47

在过去,棉农“一拃远一棵”的亩留苗5000~6000株较为普遍。现在,亩密度3000~4000株的棉田还比比皆是,“密度过大”是大多数棉农的一个通病。由此,造成了棉花单株发育受到阻碍,果枝数量减少,田间郁闭,打药困难且打药质量不高,由此造成了“三多”,即蕾铃脱落增多,病虫害多、后期黑桃多,对棉花高产高效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营养水平分析,高肥地超高产的施肥折合每个平方米施肥量为100克,一平米留苗4棵整枝种植(亩密度约2700棵),平均单株吸肥量25克;如果一平方米留苗2棵“不修棉”懒汉栽培(亩密度约1300棵),平均单株吸肥量50克;从这个简单的数据列举中不难看出,整枝种植由于留苗密度过大,只会造成约1/2的肥料“供应了棉棵而不能供应棉桃”;同时,整枝费工费时,还会造成赘芽乱生,棉株相互影响、田间郁闭,如果再加上化控不合理,结的棉桃又小又少。另外,长出来的枝条再掰掉,不但白白消耗大量肥料,还会损伤棉株。

专家建议:“不修棉”是依靠3~5条叶枝多结铃(肥力越高,叶枝也越多),单株结铃数量是传统整枝棉花的1~2倍。所以,不修棉必须要给棉株足够的生长空间,密度大约掌握在当地普通整枝品种留苗的50%左右为宜,肥力越高越要稀一些。而且各地的实际种植证明:稀植栽培除了高产、增产之外,好处还有“三省三少”,即省工、省力、省药、病虫害少、蕾铃脱落少、黑桃子少的优点。对于部分依然采取传统整枝打杈种植的棉农,建议不妨在自家地里搞上一小部分的免整枝稀植试验和减少10%~30%密度的整枝种植的对比试验,让试验说服自己。

需要提醒广大棉农的是,一些结铃性差、棉铃偏小、吐絮不肥畅、抗病性差、茸毛较多等特性的品种不适合简化栽培,棉农一定要选准对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