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涝降渍防治病害

发布日期:2019-01-14 22:54

自本月13日开始,台风“摩羯”和“温比亚”相继来袭,我省淮河以北玉米主产区降雨量较大,尤其是宿州和淮北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发生涝渍灾害。针对当前的气候状况,农户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以尽量减轻损失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世济研究员。

“受到大到暴雨影响地区的农户要切实做到畦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降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沥去田间渍水,防止产生‘哑巴涝’。”王世济向记者介绍到,涝渍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对恢复玉米生长有积极的作用。农户排除田间明水后,可以在玉米行间撒施尿素,亩用量5—10公斤左右。玉米遭受洪涝灾害后,由于田间积水,土壤、空气湿度较高,加之玉米受损后抗性弱,易发生病害。清洗叶片泥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台风携带来大量的南方锈病孢子,如果温湿度适宜,将诱发南方锈病爆发。当玉米花粒期叶部病害发生较重时,叶片过早枯死,千粒重下降,将会造成减产。记者了解到,

我省玉米锈病为南方锈病,一般在8月份的天气转凉后发生,平均温度为26—28℃且湿度高时,发病迅速。王世济告诉记者,在条件适宜时,玉米大喇叭口期就可以被侵染发病。病害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重。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并逐渐隆起,形成孢子堆,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色的夏孢子。由于南方锈病较其它叶斑病发生早,发病后叶片上布满孢子堆,病菌从植株中耗取大量营养,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导致玉米减产。为防止南方锈病的发生,农户可采用25%粉锈宁、20%三唑酮等药剂喷雾防治。

同时,近期高温高湿天气维持,弯孢菌叶斑病等叶部病害也会加重发生,加之部分地区玉米倒伏,田间小气候恶化,更易罹患病害。弯孢菌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点状褪绿斑,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黄白色,边缘褐色或有褪绿晕圈,病斑一般直径大小为1—2毫米。在防治弯孢菌叶斑病时,农户可采用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