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要掌握好两个关键时期

发布日期:2019-03-11 20:16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麦粒干瘪、空壳,影响产量。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

在赵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摸清今年我县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以便正确指导农民进行防治。3月15日,召开了科技入户包村指导员技术培训会,详细讲解了取土方法以及取土的标准,包村指导员深入到技术示范村进行取土样,每个指导员包村1个,每村10户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取1-2个土样。另外,对我县高产创建示范方和百亩示范方也进行了取土样,每个示范方取土样10个。取土标准为每个样方(长10厘米×宽10厘米×深20厘米)。今年共取土样1500个,淘土样300个,总虫量543头,平均每个样方有虫1.81头,最高单个样方有虫40头。发生范围涉及7个乡镇,发生程度为中度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将重发生。

造成反复发生难以根治的原因,(1)由于小麦吸浆虫虫体小,危害隐蔽农民很难发现(不象蚜虫、麦叶蜂等)。(2)时间性强、在地面上活动的时间短。(3)由于近几年,广大农民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产生了麻痹思想,没有进行很好的防治,大多数群众没有进行过蛹期防治,只是进行成虫期防治,而且防治时间掌握的不够准确。(4)再加上一些新品种的抗虫性差(口松小麦易感虫),所以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有加重的势头。

因此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搞好小麦吸浆虫的中蛹期及成虫期这两个防治关键时期。

小麦吸浆虫生活史及习性

小麦吸浆虫一般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中越夏越冬.但也有多年发生一代的.据报道,麦红吸浆虫在土中存活可达7年以上,甚至经过几个冬季仍能化蛹、羽化为成虫。小麦吸浆虫具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的现象。一方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幼虫不能破茧上升或已上升活动,遇土壤干燥,又会退回土壤下层继续休眠。另一方面,当给予最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仍有一定数量的休眠体不活化、不化蛹和羽化。

小麦吸浆虫因地区及气候不同,发生期与当地主栽小麦品种的生育期一般是相一致的。其年生活史的发展变化大致归纳为下列几个阶段:

1、幼虫破茧活动期小麦拔节期,当春季气温开始转暖(10厘米地温高于10度时),又具有充足的土壤含水量(20%左右)条件下,处在圆茧休眠状态的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变为活动幼虫,随着气温的上升活动幼虫向土壤表层上升移动。一般3月中、下旬,小麦吸浆虫越冬幼虫进入破茧活动期。

2、化蛹期小麦开始孕穗,上升到土壤表层的幼虫又具有适宜的水湿条件就开始化蛹。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此时为撒毒土或毒砂的防治时机。

3、羽化产卵期小麦开始抽穗,土壤表层蛹即开始羽化,当天羽化后即开始交尾,开始在麦穗上产卵。其产卵历期为2~3天。一般在5月初即达羽化期。这个阶段所产的卵多属有效虫口,是造成小麦受害减产的主要虫源,必须及时喷药防治。

4、入侵为害期小麦扬花盛期和灌浆初期,小麦吸浆虫的卵经3-7天已孵化为幼虫,幼虫即从小穗内外颖壳侵入子房为害。幼虫的口器刺破种皮,吸食还在灌浆的麦粒,造成瘪粒减产。大约在颖壳内生活15-20天即老熟。

5、脱壳入土,越夏越冬。在颖壳内吃饱睡足的老熟幼虫,遇下雨或露水时,爬出颖壳或麦芒上,借风力落入土表,通过土缝潜入土中,经2-3天即开始结圆茧休眠,在土中越夏越冬,直至次年或若干年。

具体防治方法:以中蛹期防治、成虫期防治相结合。

为什么强调中蛹期防治呢?因为中蛹期的吸浆虫处于地表3厘米左右,而原来越冬茧在5-10厘米深处,如果用药,药剂难以接触到虫体。到中蛹期时虫子上升到地表化蛹,最有利于防治。另外,吸浆虫羽化前,移动性差,防治效果好。所以这是第一个防治关键时期。

防治指标:每个样方有虫2头以上要进行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

防治时间:小麦孕穗期(一般在4月下旬)。

防治方法:撒毒土。亩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地达)2-3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或10%辛拌磷颗粒剂2公斤或5%毒死蜱600-900克拌细土20-25公斤;随配随用(于无风傍晚均匀撒于土表然后浇水,提高防治效果。不可有露水时撒避免药剂沾在叶片)。

2、成虫期防治成虫期

防治时间性强,因为小麦吸浆虫从羽化出土产卵到死亡仅存活2-3天时间,一旦将卵产入,在用药就不能达到防治效果,一定要在小麦抽穗后到扬花期用药。所以这第二个防治时期也和关键。

防治指标:小麦抽穗期,手扒麦株一眼可见成虫2~3头或平均网捕10复次有虫30头左右时,即为喷药补治扫残适期。

防治时间: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前(5月上旬)。

防治方法:结合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可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或10%吡虫啉20克或40%氧乐果乳油50克对水30公斤于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全田喷雾。在防治同时可加杀菌剂和叶面肥。兼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