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田间管理

发布日期:2019-04-18 02:17

5月下旬左右当幼苗长出6至8片真叶,苗高达到8至10厘米时,我们就应该进行定植了。如果过晚定植,不利于蒲公英的缓苗。应该先把蒲公英移出苗床后再进行定植,这里要注意,移苗应该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移苗时,将蒲公英连根挖出,铲苗时应该挖的深一点比较好。避免伤害蒲公英的根系。以免影响蒲公英以后的缓苗。这里还要注意,蒲公英的根部带一点土比较好。

定植蒲公英以前应该作畦,应该做成南北走向的平畦。畦的宽度应该为1至1.5米。畦埂高度为0.2米,宽度为0.3米。在定植蒲公英以前,为了蒲公英能够尽快的生长,可以撒施一次有机肥做基肥。根据肥力的不同,通常应按照每亩用有机肥2500至3000千克的标准进行施肥。施肥后应深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相混合。

定植时,我们应该按照行距20至25厘米,株距20至25厘米的标准进行定植。定植的行距和株距不宜过密,否则会对蒲公英以后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定植时,挖一个定植坑后,将蒲公英摆入定植坑内,用土封严定植坑。定植时应该注意定植坑不要挖的过深。覆土时,注意不要伤及蒲公英的叶片。

定植时应该注意要剔除弱苗、病苗和死苗。挑选健康的壮苗进行定植。为了有利于蒲公英今后的缓苗。定植完蒲公英以后应该进行浇水,这次浇水的水量大一些比较好,应该要浇足浇透。让蒲公英充分的吸收水分。缓苗后及时蹲苗,蹲苗的时间在8天左右比较合适,有利于促进地下部分生长。定植后20天左右,我们需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既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又可以防止杂草生长。这里要注意的是中耕应浅浅松土,避免破坏蒲公英的根系。蒲公英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0至22摄氏度,夜间8至12摄氏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应该通过打开通风口、遮阴等措施。进行降温处理。否则蒲公英的叶片就会变得很粗大,纤维就会增加,降低了适口性,从而降低了蒲公英的品质。

蒲公英比较喜欢湿润的土壤,需要保持土壤湿润的状态。根据墒情每隔10至15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的水量大一点比较好。

由于蒲公英的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很少有病害发生。但是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病害,蒲公英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白锈病、霜霉病等。我们将甲基托布津稀释成500倍液后进行喷施防治。喷洒要均匀。防止造成药害。蒲公英在生产过程中,常见害虫为蚜虫。使用悬挂蓝板,黄板等措施,可以防止蚜虫等危害,实现蔬菜的绿色无公害栽培,保证食用安全,提高蔬菜品质。

适当追肥是蒲公英取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当蒲公英的叶片长到20厘米左右时,为了促进蒲公英的生长,应该随着浇水进行追肥,应该按照每亩用有机肥500至700千克的标准进行追施。一般来讲追施一次即可。注意,追施要均匀,否则会对蒲公英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蒲公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