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技术指导

发布日期:2019-06-17 15:5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播种面积不足,种植分散,单产不高。与其他作物相比,由于大豆单产不高,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地区农民种植大豆主要为满足自身用豆制品的需要,大豆生产商品化程度低。

2、大豆品种水平不高,更新换代慢。目前,我市缺少综合性状的大豆品种,已有品种分离与混杂,品种的增产潜力有限。栽培技术不配套,品种产量潜力、品质优势难以发挥。耕作管理粗放。我市栽培大豆普遍存在着粗耕、粗种、粗管的情况,农民把种大豆看成只要一把锄一把灰。据调查,各地都存在不施肥、种植密度过大和苗细苗弱等问题。

3、大豆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我市大豆多种植在条件较差的干旱瘦地、山坡地及无法种植水稻的稻田,常因花荚期受旱而严重减产。大豆病虫害发生严重,对产量影响大。

二、技术路线和主攻方向

(一)技术路线

针对我市大豆生产、生态条件和加工企业对优质大豆品种的要求,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筛选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组装能够充分体现优质品种品质特征和产量潜力的轻简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优质品种的高产高效生产。

(二)主攻方向

1、品种更新。由于我市大豆品种普通存在混杂退化现象,为实现高产目标,首先必须及时更新品种。

2、合理密植,确保密度。大豆高产是建立在合理的群体之上,但目前我市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稀密不均现象,为此,应把好整地、播种前种子处理、抢墒播种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确保密度。

3、培育壮苗防倒伏。高产攻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为获得丰产,往往加大密度,增施肥料,虽然有利于搭起丰产架子,但极易造成植株倒伏,田间如果出现严重倒伏,不仅不能高产,还经常造成减产,为此,要注意培育壮苗,必要时进行化控防倒伏。4、保花保荚。大豆落花落荚现象严重,是制约大豆高产的主要因子,要在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基础上,注意生理调控和防治病虫害,减少落花落荚,促进高产。

三、关键技术措施

1、搞好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因地温低,种子在土壤中时间长。免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防治,也可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近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三是应用微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拌种。如钼铵拌种,用少量温水溶解钼酸铵,再加上适量水,制成5%的钼铵溶液,边喷雾边搅拌,用液量为种子的1%。拌种过程中不可用铁器,拌种后不要晒种。

2、抢墒播种保全苗。春播大豆要抢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夏播大豆在油菜和小麦等收获后,要抢墒播种。

3、科学施肥。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土黄粪、灰土粪、猪粪均可)1000公斤以上。同时,要深施(侧深施)或分层深施。侧深施一般距离种子6―8厘米。

4、查田补苗。播种以后要定期查田。播后3―5天开始查墒情,对失墒严重的地块,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墒;在出苗前查芽情,以芽干、坏种地块,及时补种;出苗后查苗情和虫情,对缺苗断条或遭受虫害的地块,补种早熟品种或药剂防治。

5、防治苗期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闷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即药、水、种子的比例为1:40:400,拌均匀后进行闷种约四小时,等种子把药液全部吸干后,在背阴通风处晾八成干后播种。对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可选用40%乐果乳油、35%甲基环硫或35%乙基硫环磷乳油,播前3―5天内按种子重的0.5%湿拌种。对二条叶甲发生较重地区可采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重的0.5%拌种,拌种3―5天内播种。

6、防范除草剂药害。低温,选用除草剂品种不当,剂量掌握不准,施药技术掌握不好是造成大豆药害的直接原因。因此,要谨慎选用除草剂,根据当地的土壤湿度、质地、PH值确定合适剂量,科学准确的配制剂量。选用喷雾雾化良好的喷雾器,掌握好喷雾的压力和行走速度,均匀喷洒,切忌重复喷洒。

7、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一是要看苗追肥,如果花期还不能封行,可适当追肥,每亩可追尿素5公斤,后期可喷施叶面肥1-2次,可用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对水25公斤,喷施。缺硼土壤,还要适量追施硼肥。三要及时防治病虫害,花期可喷多菌灵等防治荚枯病等,同时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豆荚蛾、斜纹夜蛾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