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后期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19-06-19 10:39

目前靖江市水稻已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由于7月以来,温度高,日照强,光照足,促进了稻苗光合积累增加和分蘖发生,全市水稻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同期。但由于今年麦秸秆全量还田面积大,机插水稻栽插期进一步拉长,种植方式多样化,田块间苗情发展不平衡。据7月22日全市各地苗情调查统计,机插稻平均叶龄11-12叶,总茎蘖数30-35万/亩;抛栽水稻叶龄12-13叶,总茎蘖数35-45万/亩;直播稻叶龄10~11叶,总茎蘖数40~50万/亩。苗情总体表现为个体健壮,群体适宜,有利于塑造高光效群体、攻大穗、夺高产。

今后一段时期,靖江市水稻栽培目标是: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促进壮秆、大穗,防徒长、防倒伏,为水稻生长搭好高产架子。

一是科学运筹穗粒肥,主攻大穗多粒。穗肥是水稻一生中最重要的肥料,是促进幼穗分化,攻取大穗,增加粒数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叶龄余数),结合水稻苗情及叶色褪淡状况,要求按苗情分类适时适量施用穗粒肥。具体施用时间和施肥数量:机插稻及抛栽稻在7月27—7月底,亩施丰卉尿素7.5—10公斤加配方肥15—20公斤;直播稻施用时间在8月5—10日亩施丰卉尿素7.5—10公斤加配方肥12.5—15公斤;南粳5055、宁粳3号品种穗肥施用适当推迟1-2天,最迟不超过8月15日施好促花肥。8月20日左右抛栽稻、机插稻看苗适当施用粒肥,肥料用量亩施尿素4—5公斤或配方肥7.5—10公斤。穗肥施用原则:抛栽稻、机插稻看苗施好促、保两次穗肥,叶色褪淡显“黄”的要提早施,叶色深不落“黄”的适当推迟施用,群体大的田块适当减少用量,群体不足则适当增加用量。直播稻一般田块施好促花肥,保花肥不主张施用。

二是切实加强水浆管理,促进强根壮秆。要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分类抓好水浆管理。当前对于部分搁田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立即脱水搁田;对于机插、抛栽稻田,可结合穗肥的施用采取干湿交替的水管模式,即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后,露田2-3天再上浅水;对于直播稻,由于群体过大,下部叶片光照不足,基部充实度不足,后期倒伏威胁大,应继续通过搁田,降低群体,实现壮秆促根。8月中旬以后除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均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保证穗分化期土、水、气协调,提高抽穗结实期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功能,提高后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收割前7-10天灌一次跑马水,防止后期脱水过早,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

三是加强重大病虫防治,减少产量损失。要高度重视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中后期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动态;要坚持科学的防治策略,按照统一配方,组织专业防治组织适时组织开展防治总体战,全面控制病虫危害。同时结合防病治虫大力宣传根外喷肥,在水稻孕穗、破口期、齐穗期各用一次,每次亩用叶面肥50—100克对水喷雾,养根保叶,减少退化,提高结实,增加粒重。

四是及早制定防灾预案,确保丰产丰收。水稻生育中后期是台风、暴雨、异常低温、极端高温频发季节,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意识,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及早制定和完善水稻抗灾减灾技术预案,在灾害发生之前,尽量实施防灾减灾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当前要抓好稻田沟系配套工作,清理、疏浚农田内外三沟,高产增效创建田块要全面配套丰产沟,确保能排能灌,提高抗灾能力。各地要及早成立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切实减少因突发灾害给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确保秋熟增产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