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氮肥与氮肥长效增效剂的差别

发布日期:2019-07-14 18:23

一、长效氮肥

长效氮肥,又叫涂层氮肥,是一种被涂层物质包裹的氮肥。它的包膜是由少量氮、钾、镁、锰、锌、铁、硼等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涂而成。经过涂层的氮肥,不改变原有的性质。与普通氮肥相比较,长效氮肥具备物理性能好、氮素释放平缓、肥效长、氮素利用率高等特点。

长效氮肥有缓释作用,适宜于农作物由苗期到成长期全部生长进程对氮素的需要,不存在前期供给过量,后期量小不足的缺陷。推广长效氮肥,不但能节俭能源和成本,而且能够提高氮肥的有效利用率,还能缓解氮肥供不应求的抵触。因此大力推广并合理使用长效氮肥,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长效氮肥适宜于各类农作物和各类泥土条件。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长效氮肥主要有两个品种:长效尿素和长效碳酸氢铵,其施用方法与尿素、碳酸氢铵基本相同。具体施用要点如下:

1、长效氮肥的氮素释放相对迟缓,释放顶峰期比尿素约迟5天。所以,应比尿素的常规施用期提早。通常早春提早5—6天,夏季提早3—4天为宜。

2、长效氮肥在泥土中的保氮能力比较强,利用率也较高。因此,它的用量比通常氮肥要略少些。通常要比常量减少10—15%。

3、因为土质不同,长效氮肥在泥土中的吸收保留能力也有显然的差别。黏土的吸收保留能力较强,1次用量可多些;沙质土应以少量多次施用为宜。

4、要依据作物不同的吸氮特点,科学地施用长效氮肥。

二、氮肥长效增效剂

氮肥长效增效剂集脲酶抑制、硝化抑制、氨定剂及植物生长刺激作用于一体,其作用机制互相弥补增进,使氮肥长效、增效功能显然巩固,使氮肥的供肥特点与植物对营养的吸收规律趋于一致,能达到作物生长前期肥不过量,中期不疯长,后期不脱肥,增进作物生长,增长作物产量的效果。

1、氮肥长效增效剂的作用

以尿素为例,尿素为酰胺态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但将尿素施入土中,经过泥土中的水和脲酶的作用,很快水解成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碳酸铵。但在施肥的进程中,这个转化进程尿素十分容易以氮的情势挥发丧失,通常在水田可达11—15%。而混拌到尿素中的氮肥增效剂一方面提高脲酶的抑制造用,延缓了尿素的水解进程,同时增效剂的氨巩固作用又直接减少了氨的挥发丧失。碳铵情势的铵态氮,很容易被泥土微粒吸附,保留在泥土中,慢慢被植物吸收利用。但这种巩固形态很快被泥土中亚硝化杆菌和硝化细菌的一系列作用所损坏,把氨态氮氧化为硝态氮,硝态氮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不能被泥土粒子吸附,易经过水的移动而被淋失,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湖海。这是氮素又一种散失道路。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又会转化为亚硝态氮,进一步形成氨,变成气态,进入大气。通常脱氮作用引起的氮素丧失可达15—40%。氮肥长效增效剂的硝化抑制使氨形成顶峰期向后推延30天,硝态氮形成量减少21。7%。这就是氮肥长效增效剂的作用原理。

2、运用氮肥长效增效剂的利益

⑴肥效期延长。专家测定,运用长效增效剂的碳酸氢铵肥效期由原来的35—40天、尿素的50天,延长到90—120天,可实现1次施肥免追肥,省工省力。

⑵省肥。在等同产量的情况下,可节俭用肥量10—15%。

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格。在条件相同情况下,运用氮肥长效增效剂的地块肥效期长,而且供肥均衡,作物表现秆壮抗倒,籽实丰满,含水量低。特别是在大旱之年,作物生育期严重延后的情况下,施用氮肥长效增效剂的地块成熟度显然好于其余地块,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格。

⑷绿色环保。施用增效剂减少了肥料对环境的排放和污染,同时可减少农产品的硝酸盐的含量,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都有利益。

3、介绍两种施肥配方

⑴用氮磷钾养分含量各15%、养分总含量≥45%的三元素复合肥与长效增效剂混拌。即每亩(667平方米)用45%含量复合肥20公斤+尿素15—17。5公斤+长效增效剂1公斤,混拌后1次底施。该配方可比肥料厂生产的长效肥每亩(667平方米)下降成本8—13元。

⑵直接用尿素、颗粒磷肥、氯化钾与长效增效剂混拌。即每亩(667平方米)颗粒磷肥(12%)30—40公斤+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5公斤+长效增效剂1公斤。播种前均匀混拌,1次底施。运用该配方可比肥料厂生产的长效肥料每亩(667平方米)下降成本10—15元。

4、氮肥长效增效剂使用留意事项

⑴现用现拌。如果混拌后长时间不用,肥料会变黏,虽不影响肥效,但会给施肥带来不便。

⑵种肥隔离。肥料1次投入,施肥量大,盐离子浓度高,易造成烧种烧苗。施肥时必须做到种、肥隔离。通常肥距种侧5—6厘米为宜。

⑶视土质施用。漏水漏肥地块通常不倡导化肥1次性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