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的农业防治,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1-01-03 09:15

玉米青枯病也叫茎腐病(1)是由镰刀菌或腐霉菌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目前,我国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发生;近期在山东菏泽、德州、济南、烟台等地发生较重。一般而言,该病发展迅速,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病株率为10%-20%,严重的40%-50%,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一、玉米青枯病的发生症状。玉米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到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后,叶片首先青枯(即似开水烫过),茎基部3-4节干缩腐烂,根部空心变软,皮层变紫红或褐色,易剥离,严重时病株失水萎蔫枯死。该病主要在玉米生长前期侵染,故防治宜早不宜迟。

二、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玉米青枯病为多种病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土壤、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病害的发生与气候、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高温高湿是病害的主要流行条件。

1、气候条件:玉米青枯病发病时期是在玉米生长后期,若灌浆至蜡熟期连续暴雨后突然转晴,气温剧升,往往会导致青枯病大流行。

2、生长环境:水田玉米重于旱地玉米,低洼地玉米重于坡地玉米,秋玉米重于春玉米,连作地玉米重于轮作地玉米,覆盖地膜玉米重于露地玉米。

3、栽培管理:施氮肥过多,连作、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各种损伤,都会加重发病。

三、防治方法:

1、使用包衣种子:种子包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既能抵抗病原菌侵染,又能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做好中耕、培土、除草工作,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施足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kg;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锌、钾肥,玉米幼苗期每亩用锌肥1.5-2kg、钾肥10-15kg,促进玉米生长健壮,能大幅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低洼地应注意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加强土壤通透性,减轻病害的发生。

3、及时拔除重病折倒病株,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深翻深埋或集中烧毁,可避免病害传播,并减少侵染来源。秋耕时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

4、轮作换茬:在同一地块中连年种植玉米,可造成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发病会逐年加重。如果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5、药剂防治:用70%氯硝基苯做成含药量不超过0.7%的药土,播种时盖在种子上;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玉米灌浆初期用3%甲酚、愈创木酚1000-150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混合喷施或灌蔸,可提高预防率85.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