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1-03-04 02:01

马铃薯土传病害是一类常见的病害,容易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毁灭性的的危害。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类病害,本文为大家总结了,详情如下:

危害症状:

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会引起幼茎溃疡或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侵害作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

发生规律:

马铃薯土传病害病原菌能打破表皮的保护侵染马铃薯,主要侵染根、嫩芽、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有些病原菌不能透过完整表皮而只能通过伤口侵染,有的病原菌则能通过气孔、皮孔等自然口侵染植株。病原菌一旦侵染植株,就会在植物组织中快速繁殖扩增。真菌大多具有主动性,是以孢子萌发的牙管或以菌丝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细菌主要以菌体随水滴或者植物表面的水膜从伤口或自然伤口侵入,存在于气孔上水膜内的细菌可通过气孔游入气孔下室,再繁殖侵染,而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

真菌和细菌可引起植物组织腐烂,产生一系列水解酶,如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这些酶类使植物细胞壁软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为微生物创造机会获取死亡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果胶杆菌属病菌基于群体感应产生的一类致病原,它利用自由扩散的化学信号分子,使致病菌同步产生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攻击更有效。线虫又分为皮外寄生和皮内寄生两大类,皮外寄生线虫可以短距离蠕动,以分生区的马铃薯根为食,不进入根内寄生即可生长繁殖;马铃薯金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在根细胞中形成空腔,最终形成瘿瘤。

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化学约剂的使用往往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病原菌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选择化学药剂防治病害需谨慎,应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药剂,也可交替使用各种药剂,以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2、农艺防治

由于化学防治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而,以改善栽培技术为主的农艺防治方法更可选。马铃薯和其他禾谷类作物4~5年的轮作可有效防治多种土传和病残体传播病害的发生。早熟品种可避免某些病害的危害,如主要在植物生长后期造成伤害的黑痣病和炭疽病。将甘蓝与绿肥作物轮作,产生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减少与害虫相关的病原体数量。若某种病害只在某一区域发生,则应采取措施避免病害蔓延,如淘汰或烧毁所有病变植株。堆肥也能对土壤消毒,有机废物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用的堆肥(污泥、粪便等),它们会在温暖环境下经历漫长的有氧分解过程,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此外,通过某些方法增加马铃薯根茎数量,可间接起到综合防治土壤中的线虫及根瘤菌的作用。

3、其他防治方法

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种生物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法,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病。此外,研究表明,利用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开发新型高效诱抗剂是可行的。使用病原体本身产生的天然有毒化合物,如利用挥发性油脂熏蒸,可防治干腐病、黑痣病和茎溃病。通过生物熏蒸或暴晒,能对土壤起到消毒作用,从而预防土传病害。生物试剂的选用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有—定效果,但是,选择生物试剂,必须考虑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