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虫害主要种类有哪些?怎么防治国槐虫害?

发布日期:2021-03-25 02:22

国槐是一种常用的绿化树种,有的城市还把国槐列为市树。近几年来,国槐虫害发生普遍,害虫种类日益增多,局部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通道景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治。下文为大家介绍国槐虫害主要种类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国槐虫害主要种类

1.1锈色粒肩天牛该虫是国槐的毁灭性害虫,有“国槐杀手”之称。该虫被河南省列为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其他多个省、市也将其列为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幼虫危害主干、侧枝,破坏树木输导组织,形成不规则的横向扁平虫道,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轻者导致树叶发黄,枝条干枯,重者造成枝干千疮百孔,甚至整枝或整株枯死。据笔者调查,个别地段严重发生时,有虫株率达100%,1株树的幼虫多达60条,甚至更多。

在河南2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二次越冬幼虫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d。6月上旬至9月中旬出现成虫,取食新梢嫩皮补充营养。雌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产卵。产卵期在6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卵期10d。7月中旬初孵幼虫自产卵槽下直接蛀入边材危害,l1月上旬在虫道尽头做细小纵穴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继续蛀食,l1月上旬老熟幼虫在虫道尽头做凹穴越冬,幼虫历期22个月。

1.2国槐小卷蛾该虫发生较普遍,以幼虫钻蛀枝条危害。幼虫蛀食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花穗及果荚(槐豆),叶片受害后萎蔫下垂,遇风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枝,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和通道景观。

在河南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果荚、树皮裂缝处越冬。一代幼虫为害期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旬;2代幼虫为害期发生在7月中旬至9月。6月世代重叠严重,可见到各种虫态。7月二代幼虫重叠,其中以第二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8月树冠上明显出现光秃枝。成虫有较强的向阳性和趋光性。成虫羽化时间以上午最多,雌成虫将卵产在叶片背面。其次产在小枝或嫩梢伤疤处。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后进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有迁移为害习性,1头幼虫可造成几个复叶脱落。老熟幼虫化蛹期8~12d,多为9d左右。成虫羽化期较长,可持续1个月。卵单产,多产在花榈木当年生小枝的叶背或嫩枝上。幼虫孵化后,即爬到嫩枝顶芽处蛀食,后沿嫩枝向下转移危害,或就近钻人大龄幼虫蛀孔排出的粪便处隐藏危害。也可在复叶叶柄基部处蛀食危害,并吐丝将脱下的头壳与粪便、碎屑缀合起来堵住蛀孔。

后侵入嫩梢或在嫩枝中央髓部危害,可使复叶萎蔫、干枯、脱落,造成大量秃枝。低龄幼虫有转移危害习性,每头幼虫可转移危害4~5个复叶,也可多头低龄幼虫聚在一处蛀食危害,将顶端嫩芽取食殆尽,使得顶芽不能正常萌发新枝,危害严重的时候造成整个树冠不能正常生长。国槐枝条枯死、秃头枯梢现象十分普遍。

1.3国槐尺蠖以幼虫危害叶部,幼虫食量大,暴食性强,大发生时短时期内常将叶片食尽,呈“夏树冬景”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通道景观。河南省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内越冬。4月中旬越冬蛹陆续羽化。5月第一代幼虫出现。

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为5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旬,第三代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羽化后当天即可进行交尾,交尾时间多在夜间,受惊扰会迅速分开。成虫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喜欢在海棠花上取食补充营养。卵散产于叶片、叶柄和小枝上,以树冠南面最多。幼虫孵化后即开始取食,幼龄幼虫食叶呈网状,3龄以后取食叶肉,仅留叶脉。幼虫能吐丝下垂,随风飘散,或借助胸足和2对腹足的攀附,在树上作“弓”形的运动。5龄幼虫体背出现紫红色,表示幼虫进入老熟。老熟幼虫已完全失去吐丝能力,能沿树干向下爬行,或直接自树冠掉落地面,全身紧贴地面蠕动。老熟幼虫大多于白天离树,人土化蛹,蛹大多位于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以树冠的东南面最多。垂直分布主要在地表土层3~12cm范围内。

2、防治措施

2.1检疫措施锈色粒肩天牛、国槐小卷蛾应加强调运检疫,对调运中的带疫情原木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薰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rnj和12—15m,分别薰蒸24h和72h,或将虫害木浸泡水中1个月以上,或将原木剥皮后用细枝条蘸取20%氰戊菊酯乳油2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倍液插入虫孔毒杀害虫。国槐小卷蛾在枝条中危害,检查枝条有无虫孔等特点,加强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