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正常启动后的管理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21-04-19 12:22

沼气池正常启动后,在使用过程中需进、出料,同时经常搅动池内发酵原料、换料;冬季还要根据气温变化采取相应保温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沼气池正常运行,提高产气率。

一、进料、出料

沼气池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原先加入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分解,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为了确保产气正常持久,就要做到勤加料,勤出料。根据一般家庭日常用气量和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量,户用沼气池正常启动使用2~3个月后,每天必须保持20千克左右的新鲜畜禽粪便入池发酵,“三结合”沼气池,每天有3~6头猪或1~2头牛的粪便入池发酵,即可满足正常产气需求,平时只需添加适量的水,以保持发酵原料的浓度。非“三结合”沼气池,一般每隔5~10天,应进、出占总有效容积5%的原料,也可按每立方米沼气池容积进干料3~4千克的比例加入发酵原料,同时也要定期小出料,以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进出料时,应先出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保持气箱容积的相对稳定。要保证剩下的料液液面不低于进料口或出料口的上沿,以免池内沼气从进料口或出料口跑掉,若出料后池内的料液液面低于进料口或出料口的上沿,应及时加水,使液面达到新要求的高度。若一次补充的发酵原料不足,可加入一定数量的水,以保持原有水位,使池内沼气具有一定的压力。

二、搅动沼气池内发酵原料

沼气池运行后,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能使原料与沼气细菌充分接触,促进沼气细菌的新陈代谢,使其迅速生长繁殖,提高产气率;以打破上层结壳,使中、下层新产生的附着在发酵原料上的沼气,由小气泡聚积成大气泡,并散开到气箱内;可以使沼气细菌的生活环境不断更新,有利于它们获得新的养料。如不经常搅拌发酵原料,就会使其表层形成很厚的结壳,阻止下层生产的沼气进入气箱,降低沼气的产气量。户用沼气池搅拌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手动回流搅拌装置,每天用活塞在回流搅拌管中上下抽动10分钟,将发酵间的料液抽出,再回流进进料口,进行人工强制回流搅拌;其二是通过小型污泥电动泵,把出料间的料液抽出,再回流进进料口,进行电动液体搅拌,采用搅拌后,平均产气量可提高30%以上。

三、换料

沼气池启动正常后,一般不会发生发酵中断现象,也不需再换料,如果是突然加料过多,发酵受阻,可以停止加料并补充一些接种物,使其恢复正常,由农药或其他有毒物引起的发酵中断,则应换料,重新启动,因此农药、兽药、肥皂粉等有毒物质是不能进入沼气池内的。

四、沼气池保温

沼气池越冬管理用通俗的话概括,就是必须遵循“填饱肚子,盖好被子”和“池内要增温,池外要保温”这个原则。通常把不同的发酵温度划分为三个范围:46~60℃称为高温发酵;28~38℃称为中温发酵;10~26℃称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管理上必取采取以下措施。

1.加温促腐:非太阳能暖圈设计结构的普通沼气池应该使用覆盖保温,在沼气池表面覆盖稻草、柴草、秸秆、堆肥或者加厚土层等保温材料,覆盖面要大于池面,防止冷空气进入而降低池内温度,在沼气池周围挖好环形沟,沟内堆沤粪草,利用发酵酿热保温;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塑料棚保温。换料、进料时,注入温度在20℃以上的污水,并要严防外水流入降低池温。

2.加大浓度:及时补料,使料液浓度提高到15%左右,并以富含氮元素的鲜猪粪、鲜牛粪、鲜羊粪等作发酵原料,而不能用干麦草,玉米秸秆等纤维类发酵原料,缩小碳氮比差,加快甲烷菌群的繁殖,促进产气。

3.充分搅拌:冬季低温条件下沼气池更容易结壳、分层,所以更需要加强搅拌。每3~4天用人工搅拌或沼液回流搅拌,以避免结壳、分层,促进产气。

4.管线保养:冬季低温条件下管线中更容易形成冷凝水,应及时清除,避免堵塞;还要尽可能的将管道埋入地下或用稻草绳、碎布条、塑料薄膜包扎管道,防止冻裂。漏气老化的管道,接头要及时更换。农村户用沼气池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只有使用者按以上步骤管理操作,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长久发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