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发布日期:2021-05-27 02:29

蝴蝶兰属热带气生兰,花形似蝴蝶,因而得名。其花形态美丽,色彩丰富,花期长,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洋兰之一。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极少发育侧芽,且种子极难萌发,对其进行常规性的繁殖,增殖速度很慢。因此,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快速繁殖,以达到工厂化育苗的目的。

1.外植体

蝴蝶兰的快速繁殖可选用的外植体有茎尖、茎段、叶片、花梗腋芽、花梗节间、根尖等,其方法各异,难度各有高低。

2.采样、消毒与初代培养

选用的外植体不同,其采样、消毒与初代培养的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分别就各种方法做一介绍:

(1)花梗腋芽培养

将蝴蝶兰花梗剪下,用75%酒精棉球擦拭,切成约5厘米的每节带芽小段,仔细除去苞片,防止伤及嫩芽,然后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分钟,其间不停地摇动。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放到培养皿中。用4号解剖刀将两端各切去0.5厘米,芽体朝上插接在1/2ms+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培养基上。培养基中还需加入蔗糖20克/升,水解乳蛋白1克/升,琼脂8克/升,活性炭1克/升,调ph值为5.6。

(2)茎尖培养

茎尖是组培成功率较高的部位,但蝴蝶兰的茎尖深藏于叶片夹缝中,分离和消毒都比较困难。茎尖的取材有两种方法:一是将除去叶片的茎用水冲洗,再用10%的漂白粉溶液作表面灭菌15分钟(每100毫升消毒液加1滴吐温20),除去叶原基后,再用5%漂白粉液灭菌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切取茎尖和各叶基部的腋芽,大小约2~3毫米,接种到培养基上,用添加15%椰乳的v&w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或加9克/升琼脂进行固体培养。培养温度为25℃,光强2000勒克司,每天光照时间为16~24小时。液体培养以160转/分钟速度做震荡培养,7~10天再转至新培养基。从开始培养算起,1个月后转到固体培养基。在这种条件下培养1个月即可形成原球茎状球体,以后可继代增殖。二是先诱导花梗侧芽成为植株,再利用试管苗的茎尖进行培养。其方法是:在双目镜下剥取约0.3毫米大小的茎尖,接种到ms(附录表11)+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5±2)℃,光强1500勒,每天光照10小时条件下培养。14天可见茎尖膨大,呈浅绿色半球状,3个月后,长成桑果状原球茎状体,组织块6毫米。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免去了外植体消毒的程序,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3)花梗节间的培养

正在伸长的蝴蝶兰幼嫩花茎具有分化原球茎的能力,因此可采用快速伸长的花梗节间作培养材料。从花梗可见至其后的45天之间,全部幼嫩花序以及花梗等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节间组织,最有利于诱发原球茎形成,成功率可达62.9%~77.1%。从第一花蕾可见起,随花梗的发育分化,原球茎的比率下降,能作为外植体的节间也愈短。具体操作方法为:切取花梗节间,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斜切成1~1.5毫米厚的薄片,平放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为:1.2倍的v&w无机盐,加100毫克/升肌醇,维生素b1、b6和烟酸各0.5毫克/升,1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2%蔗糖,0.8%琼脂。置温度(26±2)℃,光强500勒,每天光照16小时的环境下培养。

(4)叶培养

从3~4月龄蝴蝶兰植株上取幼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叶片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2~3遍,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11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用无菌手术刀将叶片切成5平方毫米左右大小的小块,平放或按极性接种在ms+3.0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2毫克/升萘乙酸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加入蔗糖20克/升,琼脂12克/升,椰汁200毫升/升),近轴面向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强1600~2000勒,每天光照10~12小时。幼叶切块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2个月后,从每个叶片组织块上可产生1~7个不等的原球茎。

(5)根组织培养

取正在培养的花梗苗,切取根尖长约1~1.5厘米,并用解剖刀切去尖端约1毫米,露出根的分生组织,接种于根尖诱导培养基ms+8~12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5~1.0毫克/升萘乙酸+10%椰乳,附加3%蔗糖,培养基中加入一块泡沫海绵,ph5.4~5.6;液体震荡培养(30转/分钟),培养温度(27±2)℃,光强1000~2000勒,每天光照10小时。20天左右材料膨大且表面颜色明显变深,60天后根分生组织部位开始有分化芽,分化率约为60%。再过45天左右,切下分化芽,转入原球茎诱导培养基2/3ms+1~3毫克/升6苄基腺嘌呤+0.5~1.0毫克/升萘乙酸+10%椰乳,加蔗糖3%,琼脂0.7%。经2个月可形成原球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