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杏鲍菇,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0-08-02 19:08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4cm—6cm,初期为圆形,后平展,中央稍凹陷,表面有绒毛,红茶色至灰褐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至偏生,棒状至球茎状,白色光滑,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菌柄长5cm—12cm,无菌环。

一、生物学特性

1、营养

杏鲍菇对纤维素,木质素有较强的分解能力,需要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丰富时,菌丝粗壮洁白,生长速度快,子实体产量高。一般农作物秸杆,辅助以米糠、玉米粉、麸皮等均可进行栽培生产。

2、温度

温度是栽培杏鲍菇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决定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关键。菌丝生长温度为25℃,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为10℃—18℃,最适温度为12℃—15℃,低于8℃子实体不发生也难生长,高于20℃,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菇柄变软,萎缩容易发黄甚至腐烂。

3、湿度

菌丝培养阶段,培养料的含水率以60%—65%为宜,但因栽培过程中不宜向菇体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料的含水率在实际栽培中一般控制在65%—70%。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湿度要加大,一般控制相对湿度在90%—95%,子实体生长阶段为85%—90%为宜。

4、光照

同其它食用菌一样,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而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刺激。一般要求控制在300lx—1000lx范围,光线过强,菌盖变黑,光线过暗,菌盖变白,菌柄过长。

5、通气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都需一定的O2供给,特别是原基分化和形成时,需充足的O2。O2供给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易造成小菇蕾萎缩,畸形生长。

6、酸碱性

杏鲍菇最适宜的酸碱度为PH6.0—6.5,在PH4—8范围内能正常生长,PH值4以下,8以上出菇有困难,在实际栽培生产中,为防止培养基因菌丝生长过程产酸造成酸性过强,一般要求培养料PH值在6.5—7.5的范围内。

二、杏鲍菇栽培季节及场所

根据杏鲍菇栽培的适宜生长温度,在自然条件下,选择秋季栽培较为适宜。温度太低和太高都不利于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头潮菇蕾不能正常形成和生长会影响到第二批菇蕾的发生,北一般选择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制袋培菌,9月份出菇。也可选择在春末夏初栽培,但因这一阶段,温度适宜期较短,病虫害发生较多,一般很少选择这一时期。当然,如果有恒温条件,也可四季进行栽培。

栽培场所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净的房间或塑料大棚均可,栽培场所要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和遮光条件,需散射光时遮光物适度打开。

三、杏鲍菇栽培技术

1、菌种制作:母种采用PDA培养基,26℃下培养10d—13d长满试管原种可用普通木屑麸皮培养,为加速菌丝生长速度,可用小麦粒做培养基。一般原种在26℃下培养30d—35d可长满瓶,每只母种接3—6瓶原种,每瓶原种可转接20袋左右的出菇袋。

2、原料及配制:杏鲍菇适宜的生长基质很多,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阔叶树木屑、棉籽壳、蔗渣、麦秆、废棉、稻草、豆秸等均可,再添加适量辅半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糖、碳酸钙、石膏粉即可进行栽培。

原种配方:棉籽壳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4%,糖1%,碳酸钙1%,PH7—7.5栽培培养料配方:

(1)杂木屑35%,豆秸粉40%,麸皮20%,玉米粉3%,糖1%,碳酸钙1%,含水量60%—65%。

(2)杂木屑38%,玉米芯38%,麸皮22%,糖1%,碳酸钙1%。

(3)杂木屑23%,玉米芯23%,麸皮19%,玉米粉5%,糖1%,碳酸钙1%,豆秸粉30%。

原种一般用菌种瓶装,栽培袋用17×34的塑料袋装,用套环棉塞封口。

3、灭菌接种

装好瓶(袋)的培养料及时灭菌,菌瓶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可用高压(1.5kg/cm2—2kg/cm2)灭菌2h,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必须用常压锅灭菌10h—12h。冷却后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无菌操作下接种,接种后置23℃—25℃下遮光培养,一般35d左右可长满袋,培养场地要通风,湿度不宜太大,掌握在70%左右即可。

五、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即可搬进菇房采取适温促其出菇的措施,注意不要排得太紧,否则会影响产量。若采用墙式排袋栽培,则一般采取上下交叉袋口法进行单列叠袋。之后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拉大温差,刺激原基形成。具体方法是使菇房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水雾,一般经10d—15d就可以现蕾,此阶段温度保持在12℃—15℃,待原基在袋内形成并出现1cm—2cm小菇蕾时,及时拔去棉塞和塑料环口,割弃料面以上塑料袋,每袋保留3—4个较健壮的菇蕾。注意开袋时间与产量有直接关系,若菌丝满袋后马上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形成原基较慢,出菇不整齐,形成较大的子实体后开袋,易使杏鲍菇产生畸形式,甚至萎缩,腐烂。在菇蕾生长期的湿度以85%—90%为好,为了延箕子实体保鲜期,采收前2d—3d,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更好。杏鲍菇出菇管理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控制: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杏鲍菇子实体对温度较为敏感,10℃—18℃范围能正常生长,低于10℃原基难以形成,高于18℃,原有未采收的子实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品质下降,菇体不再洁白,紧实,在菇体颈部开始出现发黄和松软现象,小菇蕾停止生长,原基分化停止,同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子实体抗病力下降,易遭受细菌侵害。菌盖出现粘液,菇体发黄腐烂,此时注意通风、拉开菌袋间距,通过门窗的开关等手段调节好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2℃—19℃范围内。

(2)通风管理:子实体原基形成时以保湿为主,可适量减少通风量,随着子实体逐渐长大,需要适当加大通风量,保证菇房内空气新鲜。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生长发育,小菇蕾容易出现萎缩和停止生长。若再遇高温高湿,易造成细菌性病害。

(3)湿度管理:杏鲍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95%,湿度小难以形成原基,子实体会干裂萎缩并停止生长。湿度增加一般采取空间喷雾和浇湿地面的方法,可用报纸或无纺布覆盖袋口,同时尽量避免寒风直接吹向菇体。当菇房温度高时,不能直接喷水到菇体上,否则易引发烂菇现象。

(4)光线调控:杏鲍菇子实体在200lx—1000lx光照强度下可正常生长发育。光线调节和控制一般根据气温高低进行操作。气温低时,以减少菇棚的覆盖物或打开菇房调节温度;气温高时加密遮阳物,白天关闭阳面门窗,傍晚时分再打开门窗通风。

在出菇期管理上,各方面因素要综合考虑,同时注意抓主要因素,在矛盾中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这就要求管理者,要细心认真,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出菇。

六、采收与加工

当菇盖展开平整、边缘微内卷、孢子未弹射时采收。可在2℃—4℃冷藏保鲜后出售。适当提前采收,菇的风味好,且货架期长。与一般菇类比较,杏鲍菇保存时间较长,也可晒(烤)干或制作罐头,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同时清弃污染菌袋,调节好菇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经10d—15d,又可长出第二潮菇。一般一潮菇后,菌袋已严重变轻,应及时补充水份和营养液,但因出第一潮菇后菌袋菌丝极易受杂菌感染,且第二潮菇的产量较低,杏鲍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