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葱烂头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深入分析

发布日期:2020-11-04 09:16

圆葱个头大、产量高,是农户们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圆葱烂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圆葱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圆葱烂头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1、栽培措施不当引起“烂头”

1.1营养不均衡圆葱生育前期是需氮高峰期,若缺氮则营养体小,鳞茎成熟度低,产量下降;若施氮过多,则导致圆葱组织柔软,增加了病菌的侵染机会。在鳞茎刚开始转向肥大生长时不能过多追施氮肥。当鳞茎膨大即将急剧生长时,不但需要持续不断地补充氮、钾肥,而且水分也要予以保证。进入鳞茎膨大期,若氮吸收过剩则表现出缺钙,导致根部和生长点发育受阻,影响鳞茎的膨大和品质,引发内部鳞片腐烂(心腐)和外部鳞片腐烂(肌腐)。若磷吸收过剩,则外部鳞片缺钙,内部鳞片缺钾,鳞茎盘表现出缺镁,也会导致心腐、肌腐和根腐。

1.2叶鞘松动,流进雨水这也是引起圆葱烂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鳞茎膨大生长的后期,第1-2叶已枯黄,3-4叶的叶尖发黄,此时鳞茎内由于没有新的叶片充实叶鞘而发生中空,导致叶鞘包裹不紧,若遇连阴雨天或喷灌,水会顺着叶片流入到鳞茎内,鳞茎极易受腐败性细菌感染而腐烂。因此,在鳞茎充分膨大后,田间植株刚刚开始倒伏时,要将直立的植株全部人工压倒,防止雨水流入鳞茎。同时也应及时收获,集中管理,以防雨淋。

1.1.3浇水不当在鳞茎肥大生长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这不仅关系到鳞茎的肥大生长,而且是光合作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但在收获前10天必须停止浇水,否则鳞茎中含水量过多不耐贮藏易腐烂。葱头的充分干燥,是保证贮藏效果的主要关键之一。如果临收前继续浇水,其增产幅度有限,而腐烂率增加,反而得不偿失。

2、侵染性病害引起“烂头”

2.1圆葱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鳞茎膨大期、贮藏期均可发生。鳞茎膨大期感病时,第1~2片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烂,汁液外溢,散发出强烈的腐烂臭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鳞茎和土壤中越冬,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后经伤口侵入。葱地种蝇幼虫也可传病。低洼地、连作地、徒长植株易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2圆葱颈腐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先产生淡褐色大块病斑,后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满灰色霉状物,后期可在鳞茎表皮下产生黑褐色片状菌核。贮藏期在颈部或肩部呈现淡褐色变软凹陷斑,鳞片间有灰色霉层,最后形成许多黑色小菌核,有时与软腐病混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从叶片的伤口或枯死的部位侵入、扩展,引起鳞茎或颈部发病。生长后期遇连阴雨或贮藏湿度变大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2.3圆葱球茎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鳞茎和叶片。鳞茎染病后内部鳞片腐烂,从外部不容易发现,发病后期整个鳞茎变软,且有大量菌脓。叶片染病,多在叶部产生坏死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细菌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经风雨、昆虫或流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皮孔侵入。高温多雨季节、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易发病,伤口多、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可用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2.4圆葱球茎腐烂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只侵染鳞茎外面2~3层新鲜鳞片,但不都是最外面的鳞片,病部发粘变黄腐烂,病部非水浸状,靠鳞茎上部皱缩,外面干枯的皮一碰即落,鳞茎心部呈薄膜状,腐烂处具有酸味,有别于软腐病。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同“圆葱球茎软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