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段育苗技术是通过采用晚熟优质品种,利用温室或大棚,采取必要的增温措施,创造适宜晚熟品种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通过两次育苗,延长育苗时间,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确保足够的物质积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我市3月4日-5日下了一场大雪,由于降雪量较大,已扣好棚的农户,应积极清除积雪,以免压塌大棚或温室。同时抓紧备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下面将水稻两段育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育苗前准备。将育苗母床做好,一垧地做宽2米、长8米的母床即可,整平待用。
其次要在育苗前,做好其他育苗物资的准备工作,以一垧地计算,所需母床实用面积为15平方米,所需物资主要有种子插单棵苗的需4-5公斤。插双棵苗的需8-10公斤,第二段育苗用352孔大孔秧盘380盘(插秧规格13×6寸的),牡丰牌壮秧剂4袋,用大棚两段育苗的除以上物资外,还要准备好防寒物资,大棚及大棚内小棚用的棚膜,冷棚育苗备5公分厚1米×2米的苯板8张,2米宽的塑料膜3层共45平方米,小棚用棉被和总度数达500度的灯泡,100度的需5个,60度的需9个。
2、确定适宜的品种
选择矮秆、大穗、结实率高、分蘖力强、米质好、抗病耐冷性强的品种。一般为当地晚熟品种,第一积温区可选14片叶的品种;第二积温区可选用13片叶的品种;第三积温区可选用12片叶的品种。
3、第一段育苗(母床阶段)
(1)、提早扣棚:在播种前10天左右扣上棚膜,以提温化冻,准备播种,一般扣棚时间为3月5-10日。
(2)、种子处理:一般要在播种前12天进行,晒种1-2天后用比重1.10-1.13的盐水选种,即100斤水加17斤左右的盐,选后用清水冲2-3遍,再用施宝克等药剂浸种消毒,100斤水加1袋施宝克浸80斤种子5-7天,催芽2-3天,芽长2-3毫米,捞出在阴凉处晾芽6小时即可播种。
(3)、床土配制:过筛的山地腐殖土、石岗土或草炭土3份约1500斤加腐熟好的过筛猪粪1份约500斤,加两袋牡丰牌壮秧剂,拌匀即可。
(4)、做防寒床:采用冷棚育苗的在整平的母床上面铺一层旧塑料,要铺严,然后铺上苯板,苯板上面铺一层新塑料,用封窗户塑料或地膜均可,上面再铺5公分厚配好的营养土,达到播种状态。
(5)、播种:在做好的防寒土床上直接播种,播种时间为3月15-20日,第一积温区3月10日-15日播种;第二积温区3月15日-20日播种;第三积温区3月20日-25日播种。单株插秧的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0.7-0.8斤,双株插秧的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1.3-1.4斤,均匀播后轻压种子,使之三面入土,再用过筛不含壮秧剂的细土盖严,厚度0.5公分。
(6)、苗床管理:必须注意的是:第一、播种后不能用丁扑合剂封闭除草,因前期温度太低容易产生药害而毁苗;第二、要加强防寒防冻管理,播后密闭保温,出苗后2-3天浇一次水,最好在早晨浇,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最好1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5℃,晚间要在小棚上面盖上棉被,后半夜遇到温度过低时要点亮灯泡保温,以防秧苗冻死或采用其他取暖措施;第三、要防止徒长,第一段育苗防冻是关键,但也要防止白天温度高湿度大而造成的徒长,白天温度不能超过30℃,出苗见绿后必须通风炼苗,否则形成弱苗,在第一次移栽后会出现大缓苗,对培育壮秧十分不利。通风时做到上午晚放风,不能早于9点之前,下午要早盖棚,不能晚于下午3点之后。
4、第二段育苗(子床阶段)
这一阶段已进入正常育苗时间,大约在4月15-20日,也就是母床的秧苗长到2.5-3叶时,移栽到正常育苗大棚内,完成第一次移栽。
(1)、秧盘选择:必须选用352孔大孔秧盘,插秧规格不同秧盘用量也不一样,13×6寸规格的需380盘左右。
(2)、床土配制:过筛旱田土210公斤加2袋牡丰牌壮秧剂拌匀后可装100个秧盘,占地面积为20平方米。
(3)、摆盘:在常规育苗大棚内将苗床整平耙细,浇透底水后摆盘,盘上撒满配好的床土,用大板将秧盘压实,使小钵体压入置床的土中,再用条帚轻轻扫一下,使钵孔能看清即可,以便于栽苗。
(4)、起苗:用小土铲抢1公分土层起出秧苗,抖掉根部附土,或在水中把土涮掉。
(5)、移栽:将秧盘浇透水,秧盘上面搭上大板,人蹲在大板上,把涮掉土的秧苗栽入秧盘内,每孔栽1棵或2棵,不能超过2棵,上面再稍撒一些营养土把手指窝填平即可,再浇透水。
(6)、及时浇水:移栽后的三天内每天要浇两次水,一般早晨和中午各浇一次,以利缓苗,以后根据干湿情况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早晨浇一次就行。
(7)、加强管理:要加强通风炼苗,培育多蘖壮秧,每天上午通风时间可提早到7?8点,下午延长到4点以后,并随着温度及秧苗的生长要加大通风量,温度保持25?30℃,不能超过30℃.插秧前5天昼夜通风,进行自然炼苗。
(8)、插秧:秧苗达到6.5叶带3-4个分蘖时进行插秧,这也是第二次移栽,插秧适期为5月15-25日,插秧规格根据品种和不同积温区而定,一般采用13×6寸,拉线或划印插秧,其它田间管理同常规超稀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