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哈密垦区棉花生长的气象条件明显好于常年,棉区光、热充足,各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十分匹配,全生育期间无大范围重大气象灾害,是难得的优质丰产型气候年,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
一、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1.播种出苗期
2005年开春期在2月25日,较常年提早8天,开春后日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1.2℃,降水偏少,终霜日在4月13日,比常年提前3天左右,期间≥10℃活动积温为281.9℃,日照时数246.1小时,大风、低温的天数比往年偏少,仅在4月6~7日出现一次强冷空气入侵影响,对已播棉花未造成大的影响,气象条件有利于棉花早播和棉籽萌动发芽、出苗。
2.苗期
出苗后,棉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略偏高0.5℃,降水偏少,≥10℃活动积温为696.7℃,日照时数319.6小时,光照和热量条件充沛,对棉花幼苗生长十分有利,棉花生长速度加快,长势较好,田间出苗率平均在93%以上,创历年最好记录;进入第3、第5真叶期时间均有所提前,5月下旬,棉田陆续进入现蕾期,6月上、中旬进入现蕾盛期,期间的大风、虫害等自然灾害的程度均少于常年,出苗-现蕾的平均天数为29天左右,提早1~2天。
3.蕾期
6月份棉区日平均气温26.9℃,与常年同期相比略偏高0.4℃,降水偏少,整个蕾期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10℃活动积温为825.3℃,日照时数368.7小时;光、热气象条件配置充足,有利于棉花花蕾生长,棉花生育速度较快,对棉花发棵稳长及搭丰产架非常有利。棉区大部分棉花实现了“六月花”,开花期较常年提前2~3天,现蕾-开花的平均日数为30天左右。
4.花铃期
花铃期是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肥水量增大。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8.4℃,比常年同期平均值略偏高0.3℃,降水偏多,集中在7月中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棉田土壤湿度,缓解了垦区内的旱情和高温危害,减轻了棉花花铃期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蕾铃大量脱落现象。气候条件有利于蕾铃生长。进入8月份,棉区日平均气温在24~27℃之间,比常年同期平均值略偏低0.5℃,降水量2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5成。这时,棉花正处于茎、枝、叶生长茂盛期,耗水量增多,此期水分充足,光、温适宜,气候条件有利于开花成铃。垦区大部棉区于9月上、中旬进入裂铃期,开花至裂铃的间隔平均日数为69天左右。棉区平均每株伏前桃数为2.1个,比往年多0.3个,棉桃数平均每株为5.6个,比往年多0.8个。
5.裂铃吐絮期
裂铃吐絮期间,棉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1.1℃,降水偏少,对喜温耐旱的棉花而言,此期以多晴少雨天气为主,秋温下降较慢,温高光足有利于秋桃和晚秋桃的生长以及棉铃增重和纤维素的成熟与伸长,因此,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和产量品质的提高,给棉花充分吐絮和采摘提供了有利时机;10月12日垦区棉花停止生长,停止生长期比常年偏早2~3天。
二、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影响的综合分析
1.有利条件
棉区开春期比常年偏早,气温回升较快,降水偏少,有利于棉花播种和出苗。
5~6月农13师大部棉区光照充足,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对棉花的苗期生长和现蕾开花十分有利,实现了“5月蕾”和“6月花”,生育期比常年提早3天左右。
棉花花铃期降水偏多,光温配置适宜,减轻了花铃期因大气干旱和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棉花蕾铃大量脱落,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和坐铃,蕾铃脱落率低,伏前桃、伏桃均多于去年;7月份气温略偏高,光、热、水气象条件配置适宜,对棉铃生长十分有利。
全生育期的热量条件和光照条件配置合理,均好于往年。棉花生育期间,13师垦区低温、大风、高温等自然灾害的强度比常年偏弱,病虫害危程度也较轻,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9月期间日平均温度为20.5℃,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左右,光、热充足,天气多晴少雨,此时正值棉花吐絮期,对棉花裂铃吐絮和产量品质及采收非常有利。
2.不利条件
4月上旬由于受一股强冷空气入侵影响,形成雨加雪及冰雹的中度降温天气过程,致使垦区内棉花播种进度推迟2天左右,部分早播种棉田出现少量烂种、烂芽现象,对棉种萌动发芽有较轻程度的危害和影响。
花铃后期,13师垦区内气温比常年略偏低,降水偏多,使局部地区发生洪水,光、热气象条件会略显不足,对棉花的生长及品质有轻微不利影响;因棉花品种不同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
三、建议
1.加强对当地农业气候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在安排棉花生产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在棉花的品种、播种期等问题上,针对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温度波动大,多风沙、浮尘天气,及初、终霜期不稳定等气候特点,会给棉花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制约;建议农业生产部门选择中早熟和早熟品种结构,以保证垦区棉花稳产高产;同时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测预报,合理利用气象条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使低温、大风、高温干热风、霜冻、大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对棉花生产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2.充分合理利用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气象部门事先应为主管部门制定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有关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和灾害的风险评估等工作,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为缓解宜棉区的植棉矛盾,发展农业经济创造条件,以达到棉花生产丰产优质。
3.加强建立应用气象技术的棉花保障体系。配合农业生产部门进行棉花的品种区划,以及气象灾害预报和棉花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并配合植保部门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4.作为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度,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做出准确的农业中、长期气象预测,这样才能为农业生产管理中适时调控服务,真正发挥出趋利避害、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