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方法总结

发布日期:2022-08-08 10:48

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黄瓜的常见病害的防治,蔓枯病就是黄瓜的一种常见病害。那么,黄瓜蔓枯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黄瓜蔓枯病的症状有哪些,对黄瓜的蔓枯病有哪些防治方法,一起来了解下。

黄瓜蔓枯病的发生原因

黄瓜蔓枯病又称黑腐病,茎、叶、瓜及卷须等地上部均可能受害,茎部主要在茎基部和节部感病,病部初生由浸状病斑,后变灰白色,流胶,并密生小黑点。

叶片多从边缘发病,形成黄褐色至褐色或灰白色扇形大病斑,其上密生小黑点,干燥后易破碎。病菌从花瓣、柱头侵染,引起花蒂部黄化萎缩。此病在病部产生小黑点为特征。

茎部发生后引起瓜秧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也不危害根部,可与枯萎病相区别。

黄瓜蔓枯病的发病条件

1、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着在棚室架材上越冬,种子能带菌传病。

2、借助风雨传播,从植株伤口、气孔或水孔侵入。土壤水分多,茎部经常接触水,田间相对湿度大,都容易引起发病。

3、病菌喜温暖和高湿条件,湿度最高35℃,湿度最低5℃,适温20~24℃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茎基部发病与土壤水分有关,土壤湿度大或田间积水,易发病。

黄瓜栽培时的保护地通风不良、种植过密、连作、植株脱肥、长势弱、光照不足、空气湿度高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或肥料不足,均能加重病情。

黄瓜蔓枯病的症状

黄瓜得了蔓枯病时,茎蔓会染病,主要染病位置在茎基和茎节等部位,初始产生油浸状小病斑,逐渐扩大后往往围绕茎蔓半周至一周,纵向可长达十几厘米,病部密生小黑点,后期病斑变成黄褐色。

如果田间湿度过大,病部常流出琥珀色胶质物,干燥后纵裂,造成病部以上茎叶枯萎。黄瓜得了蔓枯病时,在病部会产生一些小黑点,这是辨别是否蔓枯病的主要特征。

茎部发病后表皮易撕裂,引起瓜秧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也不危害根部,这是与黄瓜的枯萎病有明显区别。

蔓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蔓。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形成黄褐色至褐色V字型病斑,其上密生小黑点,干燥后易破碎。

茎蔓发病时病部常流出油泽状病斑,椭圆形或菱形,凹陷略显灰白色,干燥后纵裂。叶片多为大病斑,从叶边向内延伸,成V字形。果实在幼果期即被感染,果肉软化,捏之流脓。

黄瓜蔓枯病的主要病症表现: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直径10~35毫米,少数更大;蔓上病班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引致蔓烂。

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方法

在黄瓜种植时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好蔓枯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为如下几点:

1、在黄瓜品种的选择上,优选无病菌种子,可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后再播种。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直播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行2-3年的轮作。

2、做好黄瓜的田间管理,灌溉方式尽量选用滴管,防止大水漫灌病菌传染;病害植株及时清除;通风、排灌设施需到位,降低温室或大棚的相对湿度,避免温度过高。发现病株及时清除深埋或者焚烧。

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利用生物肥料、活性有机肥料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有机肥使用要充分腐熟,避免病菌带入;可喷施含亚磷酸盐、壳寡糖叶面肥,抑制病菌、提高植株抗病性,减少发病概率。

4、在蔓枯病的发病前期或未发病施用保护药剂,百菌清、代森锰锌、丙森锌、甲基硫菌灵;发病初期施用氟硅唑、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咪鲜胺。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28%易斑净可湿性粉剂125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连续施药2-3次。

黄瓜蔓枯病是土传病害,在黄瓜定植缓苗后,在植株周围地面可以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与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成300-4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喷洒地面,可以有效防治蔓枯病的发生。

以上介绍了黄瓜蔓枯病的发生原因,黄瓜蔓枯病的病症表现,并给出了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