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推品种
在马铃薯品种选择上,本着因地制宜,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强化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重点示范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抗病品种会-2号、合作88、宣薯2号三个品种。
二、主要技术
主推技术为马铃薯高垄双行标准化栽培五配套集成技术,即良种、测土配方专用肥、种子处理液、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五配套”。做到统一品种整薯播种,统一播种节令,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播种规格,统一施肥标准“五统一”。
三、栽培措施
1、种薯选择
选择表皮光滑,薯形椭圆至长椭圆,芽眼浅,大小均匀、清洁、不干皱、无病菌、无虫卵的50克左右健康脱毒种薯整薯播种。
2、选地整地
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地块最为适宜。整地在前茬作物收收获后,即进行犁翻深耕细耙,保证松土层25厘米以上,整地要求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
3、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作用,马铃薯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2/3。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一般亩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粮食复合肥(N:p2O5:K2O=11:8:6)1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结合作畦施于10厘米以下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是使马铃薯各生育期处于适宜外界条件下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结合麒麟区高产创建样板区的实际自然条件,最佳播种期在3月1日至10日为宜。合理密植:采取马铃薯高垄双行种植,每个垄宽1.1米,行距0.55米,株距0.3-0.35米,保证每亩3500-4000株。
5、田间管理
①查苗补苗,苗出齐后就及时进行查苗补苗,补苗应及早进行,过晚苗龄大,效果差。②中耕培土。中耕培土的作用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展。齐苗后及时进行第1次中耕,并结合除草,第1次中耕后2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浅培土。③追肥,一般追肥两次,齐苗后追施一次苗肥,现蕾期看苗情进行二次追肥,追肥用量: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复合肥15-20公斤,第二次追肥应减少氮肥用量,以钾肥为主。④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块茎形成期可喷施多效唑,促植株矮壮多结薯。在块茎形成期和彭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以调节植株生长。⑤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害重点防治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地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