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褐斑病的特点

发布日期:2018-01-20 20:23

现在是大量柑橘上市的时候,但也有部分农民反映出柑橘褐斑病面积的扩大。由于柑桔褐斑病的症状,一些果农称其为黑色伤疤病,会造成落叶、落果、枯枝、果品等病斑,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很大损失。那么,柑橘褐斑病的症状和规律是什么呢?接下来接下来我们通过本篇文章来具体了解一下,以及我们如何来防治。

1、褐斑病田间的表现症状

柑桔褐斑病的特点主要是对感病柑橘品种的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受新梢和幼果的影响最大。在新梢开始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暗褐色斑点,形状为针头状,稍显凹陷,然后病情逐渐加重,病斑逐渐蔓延,直到整个叶尖呈深褐色并死亡。

幼果患病与新梢相似,同样也是首次出现黑褐色凹陷斑,一般靠近果柄会更多,患病后发生严重的落果现象。如果枝条和果实发生病害,幼果的整个果实就会变焦变黑。

叶片膨大和未成熟的叶片是最敏感易患病的。因为交链格孢菌是一种真菌,为死体营养型,感染后会通过杀死宿主的细胞和组织来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使疾病迅速发展。

2、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1)病菌主要的越冬方式是在患病的成熟的叶片上进行,如果气温逐渐回升,那么将会产生分生孢子,然后通过气流来进行传播。

(2)一般有降雨的条件下会导致病害的发生,但是在某些地区,此种病害也可以由露水引发。

(3)每年有两个发病的高峰期,其一是春烧至柚果时期,另一个则是果实的膨大期。

(4)如果通风以及透光的条件比较差,并且排水不佳,并且田间湿度较大,树势比较虚弱,那么发病会更为严重。

3、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物理防治:做好清理园区的工作,切除病叶,病枝,减少原发感染源。应注意加强生长期的管理,如科学用水和肥料,促进芽生长,提高树势,抵抗病害;大枝修剪应在具有严重阴影的果园进行,以促进通风和光传输;排水和除湿,减少叶片水膜的持续时间,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2)药剂防治:掌握春梢时期,幼果时期和果实膨大时期等的药物保护。药剂可以选用铜制剂等,还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和治疗性的药剂要相互结合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