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葡萄栽培面积约5000公顷,主要集中彰化及台中县,苗栗及南投县次之。品种供鲜食者为巨峰及意大利,酿酒者为金香及黑后。采收期间,则有夏、秋、冬三期,称夏果、秋果及冬果或为第一、二及三期作,一般多行夏果及冬果二期栽培。
台湾因高温多温,加以水平棚架栽培,园内通风较差,病虫害种类繁多,尤以真菌病害最为猖獗,常严重威胁葡萄产业。
常见病害有黑痘病、露菌病、白粉病、锈病、苦腐病、晚腐病、白腐病、灰霉病、房枯病、灰斑病、叶斑病、枝枯病及白纹羽病等13种。其中尤以露菌病及苦腐病危害最严重。虫害纪录多达25种,其他有害动物达13种,但最常见者有咖啡木蠹蛾、下红天蛾、小白纹毒蛾、赤脚青铜金龟及其它金龟子、台湾黄毒蛾、棕栉盾介壳虫、柑桔粉介壳虫、天牛类、叶满类、扁蜗牛及鸟类等。
病虫害管理系统配合葡萄生育期分休眠期、萌芽期、硬核期、转色期及成熟期而定。
·休眠期以剪枝清园为主,剪定时应同时彻底剪除罹病虫害枝条,并烧毁所有剪下枝条。
·催芽时可用氰满素溶液喷洒取代二氯乙醇锯枝方式。
·萌芽后至硬核期以露菌病最具威胁,可用治疗及保护剂轮流交替使用,共约3~4次即可有效防治。
·葡萄病害防治上用药则以醯基苯胺系、麦角醇抑制剂、有机硫黄剂及有机氯剂为主。
·硬核后至转色期在鲜食葡萄最重要作业为套袋,套袋时间以谢花三周内为最佳,套袋用纸质以防水及药剂处理之透气袋为佳,待所喷之杀菌剂及杀虫剂混合药液干后即行套袋。可以保护果房免受病、虫、鸟类及扁蜗牛等危害而引起之果腐。套袋未推荐于酿酒葡萄,因此喷药次数需略增。
·转色后药剂之使用以避免农药残留量为最重要,所用药剂及其安全采收期皆在推广手册上加以列明,并为残毒管制人员追踪管制。虫害防治所推荐之药剂可防治所列害虫,扁蜗牛可在离地约1.5公尺树干上套保特瓶阻杀。根据田间卫生法之执行,早期喷药重于后期喷药,以达到露菌病、苦腐病之防治,套袋,枝枯病之处理,讲习会及农户之配合及协助等为基础而推出,政府及农民皆可接受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综合前述结果,喷杀菌剂次数由原来之25~35次减少为8~16次,且用药混合情况也已见改善,杀菌剂费用及喷药工资合计可节省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