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芹菜细菌性叶斑病。该病是芹菜、特别是西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的病株率可达80%以上,常致植株失去商品性。该病除侵染芹菜外,还可侵染多种十字花科、茄科和菊科的蔬菜。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在芹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叶片上最初是在叶片正面和背面产生油渍状小点,扩大后为2-5毫米大小的灰褐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坏死斑。病斑中央凹陷,边缘颜色深,呈油渍状。病斑多沿着叶脉辐射扩展,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大型坏死斑,最后致整个叶片坏死腐烂或干枯。在叶柄上多形成大小不等的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坏死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油渍状光泽,严重时很容易从病部折断。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假单孢杆菌菊苣假单胞细菌。病菌附着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生长温度为4-41℃,最适温度为25-28℃,田间发病适温为25-27℃,一般在高温季节发生。田间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及害虫传播。在芹菜生长期,如遇多阴雨,植株叶面及茎秆长时间结露水,即有利于发病。此外,害虫多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办法
选用无病种子及播前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办法,可用55℃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冷却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3‰的47%加瑞农可湿性粉拌种。
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进入
5月份以后。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棚室生产的要注意通风排湿,减少叶片和茎秆结露;注意早期防虫;病害刚发生时应及时拔除病株。
发生初期即应药剂防治。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400-6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600倍、25%噻枯唑可湿性粉800倍、新植霉素4000倍或乙蒜素、中生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芹菜的叶片和茎秆上有蜡质层,应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少许硅胶等展着剂,以增加药剂的粘附作用,提高防治效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