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病是芹菜的主要病害,在露地和保护地都可严重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
发病症状:芹菜早疫病又称叶斑病、斑点病。芹菜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但也能危害叶柄和茎秆。叶片被害,开始产生水渍状呈黄绿色斑点,后来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呈褐色或灰褐色,周缘黄色,病斑大小为4-10毫米。严重时,病斑扩大互相连结成片,最后造成叶片干枯死亡。湿度大时,病斑上长有灰白色霉层。叶柄和茎部被害后,病斑呈水渍状,呈椭圆形斑或条斑,灰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叶柄折倒,甚至全株倒伏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均有灰白色的霉层。
发病特点: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季,条件适宜时,越冬病残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以及农事操作传播,从芹菜气孔或直接穿透叶、茎表皮而侵入。芹菜种子也可带菌传病。此外,早疫病可在棚室栽培的芹菜上持续发生,为露地芹菜发病提供菌源。露地芹菜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以侵染棚室芹菜。
发病适温为25-30℃,高温多雨或夜间结露重,相对湿度高时早疫病易流行。缺水、缺肥、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病也重。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棚内闷热高温,昼夜温差大,易结露,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
品种间抗病性或发病程度有差异,可选用耐病、轻病品种,例如津南实芹1号、美国犹它、百利芹菜、加州王、文图拉等。播种前使用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种子表面以及潜伏于种皮内部的病菌。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晾干直接播种。
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脚叶,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集中消毁深埋,结合深翻土地,减少侵染来源;重病地块进行1-2年轮作,可大大减少病源数量;保护地栽培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30%醚菌酯水剂1000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