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03 10:05

一、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在蔬菜苗定植后,采用双垄覆膜,膜下滴灌,减少棚内湿度;中午前后当温度达到25~30℃时,通风降湿降温,增加二氧化碳,使温度降到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在幼果(瓜)1~2cm(蘸花后7~15天),摘除番茄、黄瓜等幼果、幼瓜上的残留花瓣及柱头,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二、选用对路药剂,开展适期防治

防治茄科类蔬菜灰霉病等病害的最佳适期为发病初期,即花果期。45%百菌清烟熏剂、20%百霉速克烟熏剂、10%速克灵烟熏剂,每亩250~300g,棚内8~10个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3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80%波尔多超微粉、40%达科宁可湿性粉剂等,药液浓度为1000倍。

三、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质量

为了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降低大棚内湿度相当重要,除搞好大棚适当通风降湿外,大棚内最好选用烟熏剂防治,尽量少用喷雾方法,即使要选择喷雾时,最好选用低容量喷雾,即选择0.7~1.0mm的喷水片,替代常规的1.3mm的喷水片,药液雾滴细,粘着力强,植株接触的药液多,防治效果好,用水量为30~40kg。同时,对茄科类蔬菜的灰霉病等病害要在花果期连续用药3~4次,间隔7天用药一次;选择不同药剂品种,交替轮换使用,确保防治效果,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