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发病条件:
草莓灰霉病几乎在草莓生产全程都会发生,尤其是草莓的果期和采收后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50%以上,甚至绝收。18-25“℃,湿度在90℃以上易发病,属中温高湿性病害。
草莓灰霉病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者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1、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者靠近地面的部位开始,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2、叶片发病,初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其上产生稀疏灰霉;后期呈浅褐色坏死,干缩。
3、未成熟的浆果染病,起初产生淡褐色干枯的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层,后期病果呈干腐状。
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案:
1、定植时草莓苗不可过密,及时摘除病残果叶。
2、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3、灰霉病用药最佳时期为20%以上开花时。
4、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棚、室外妥善处理。发病后应适当提高管理温度。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一般减产10%~25%,严重的达30%~50%。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
草莓灰霉病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
1、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
2.叶片染白粉病
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
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案:
草莓白粉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应用农业防治,安全使用药剂防治。
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